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关键创新人才与企业家品德关系对企业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0 17:54

  本文选题:关键创新人才 + 企业家 ; 参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15期


【摘要】:关键创新人才和企业家是企业依靠创新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现有文献分别从各自角度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以两者的品德关系为切入点,基于20家电子信息企业的专利数据以及公开报道的两者品德特征数据探讨了其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品德在企业创新行为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当两者的品德特征一致时,大胆创新、敢于挑战是探索性创新行为作为主导行为的关键因素;当两者的品德特征互补时,企业家表现为对关键创新人才极为尊重,这时如果关键创新人才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企业的探索性创新行为也会占有主导地位;但当企业家兼具‘技术狂人’的品德特征时,探索性创新行为常常难以持久,除非具备该特征的企业家能够不断开拓创新空间。
[Abstract]:Key innovative talents and entrepreneurs are the key forces for enterprises to rely on innovation and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carried out abundant research from their respective angles, but neglec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on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rooted theory and the moral character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compan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atent data of 20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ly reported data of their mo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trepreneur's moral character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behavior, when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two is the same, bold innovation and daring to challenge is the key factor of th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behavior as the leading behavior. When the m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entrepreneur shows great respect for the key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f the key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the spirit of pioneering innovation, th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behavior of the enterprise will also play a leading role. But when the entrepreneur has the character of "technology maniac", the exploratory innovation behavior is often difficult to last, unless the entrepreneur with this characteristic can continuously open up the innovation space.
【作者单位】: 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结构洞及其动态变化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7140213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项目“网络结构及其变化对关键研发者特征和创造力的影响研究”(2014M5505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组织间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及创新绩效:关键研发者的视角”(2015T81042) 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产业转移视角下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成长路径研究”(2013GXS4D152)资助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江,戴林;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行为理性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2 叶常林,徐德信;改革呼唤制度企业家[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6期

3 吴奕湖,侯先荣;创新、合作、敬业——企业家的三种精神[J];经济纵横;2000年03期

4 张剑;论影响企业家成就的非智力心理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刘传;谁是中国的“企业家”?[J];经营与管理;2000年10期

6 安新华,杨迎新;制度、传统与企业家精神[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吴新国 ,詹虎;机制:企业家职业化的前提[J];决策探索;2000年12期

8 张军;真正的企业家从何而来[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1期

9 姚平;“无知之勇”和“弱势心理”──民营企业家捂在心口的痛[J];北京经济了望;2000年08期

10 ;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精彩观点——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J];宁夏科技;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植根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在2007企业家精神论坛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2 马蔚华;;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A];200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黎江;;浅谈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先动战略[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大刚;闫晋斐;;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成荣;;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冲突与融合[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6 满慧;;浅谈我国国企企业家制度供给约束及企业家市场化[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楼明;;在西进中升华——企业西进中的企业家精神[A];与时俱进创伟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3年

8 张晖明;范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企业家因素作用[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马新建;;关于企业家资源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王成;刘莉;;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其仁;新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王冰 (作者系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怎样看政府为企业家免费体检?[N];长江日报;2007年

3 李高超;企业家精神成为第四生产力[N];国际商报;2006年

4 中国一航总经理 林左鸣;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杨洁;社会需要“企业家精神”[N];四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柯冬林 通讯员 熊少华 安生永;弱化官本位 突出企业家[N];湖北日报;2009年

7 记者 缪舢 李元友;企业家精神 企业成功的火种[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徐旭红;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资本[N];中国企业报;2010年

9 主持人 岳振;企业家精神衰落了吗[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许小年;中国亟待重振企业家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亮;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3 劳铖强;企业家行为与现代企业成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任洲麒;多维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文华;涌现视角的企业家机会的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阮德信;亚企业家论[D];四川大学;2004年

9 郑江淮;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10 杨洁;民营企业家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龙;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晋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许兵;论两个根本性转变中企业家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韩萍;企业家形象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峥;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何树贵;企业家成长制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杜沁源;试论我国女企业家人格及其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欣;企业家精神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徐玉蓉;基于内部资源的中小型企业企业家精神影响机制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14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114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