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关系质量:渠道影响策略的权变模型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annel behavior and embed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influence strategy (inter-organizational mandatory influence strategy and non-mandatory influence strategy) and social influence strategy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strategy) on the quality of inter-enterprise relationship in marketing channe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152 manufacturers' survey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mandatory influence strategy will reduce the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partners, the u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on-mandatory influence strategy will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between it and partners, and the us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strategy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partners. In addition, the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strategy between organizations will also weake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mandatory influence strategy on the quality of inter-enterprise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营销渠道合作中的关系嵌入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7150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渠道组织形式的渠道治理策略研究”(7147214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项目“关系营销背景下的渠道投机行为及其相互性的治理机制研究”(2015JQ7276)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转型制度环境渠道成员间企业不道德行为形成机制及作用效果研究”(2015KRM0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310823160107)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杨静;;企业文化对企业间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2期
2 侯峗慧;刘洪;;企业间关系模式对企业适应性影响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3 刘伟东 ,陈凤杰;重建企业信用[J];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07期
4 李江虹;企业关系营销的对象和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6期
5 童煜;吴淼;;关系营销与企业间关系的控制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2004年16期
6 孙川;;企业性质与企业间关系——关于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孔岳;;私营企业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J];学术研究;2007年12期
8 江若尘;陈宏军;;企业间关系的类型及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5期
9 郝斌;任浩;吴轶伦;;信息技术对企业间关系结构的影响——基于产业视角的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03期
10 郝斌;任浩;;企业间关系结构及其共生演化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企业间关系质量对合作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人际关系的调节效应[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胡进;李宜衡;李桂华;;企业间关系质量对合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调节效应[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扬芳;;“绍兴模式”初探——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高效互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欧阳梦云;私营企业腾飞缺少哪根筋?[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刘芳 李燕萍 吴欢伟;社会资本:信息时代企业制胜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6年
3 程珍;文化管理要从人性需求入手[N];东方烟草报;2014年
4 贵航集团公司 周超;论企业集团的资产经营[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铭;企业间信息系统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钱敏;基于网络组织的企业间关系流程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孙鳌;企业集群的外部性:机制、影响及治理[D];暨南大学;2007年
6 朱永明;基于双重约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韩平;企业信用营销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石永贵;企业网络资源协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武前波;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和福;企业参与供应链电子化整合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蕾;民营企业间关系及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肖柯;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张枢盛;日本文化对其企业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杜爽;日本企业的制度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程;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姚文;入世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之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张端信;企业创新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8 赵天宇;企业网络形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成维庆;地方政府与企业集群的发展[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孟凡田;经济变迁中的企业、市场与产业及其均衡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07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50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