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新视角下的央企创新力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23:09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央企开展“双创”,打造数字服务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央企服务创新这一主题,结合央企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需求,从服务型经济发展、服务创新理论深化和创新资源国际化配置三个角度分析了开展央企创新力研究,阐述了构建央企创新力模型的必要性。本文全面总结针对涉及到的服务科学基础理论、信息传播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知识获取理论等内容,同时,围绕创新力评测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数据网络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灰色理论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面,对国内当前开展创新能力评测进行了阐述。本文遵循需求分析、理论建模、模型设计与论证、应用实证的过程开展了央企创新力模型构建和应用研究。其中:在需求分析环节,综合运用了问卷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利定量统计法,对央企创新的现状、典型问题和需求进行了梳理。其中利用问卷调研法,抽取了100家央企,对央企创新过程相关特征,央企的创新主体特征、创新环境、创新需求、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进行调研;利用案例分析法对10家央企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访谈,对央企典型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利用专利定量统计方法,从专利类别、区域、专利权人、法律状态、同类主题演变等维度对央企创新现状进行调研。在理论建模环节,首先对央企创新力模型的影响因素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进行解构;解构后的影响因素重组为主体特征、创新环境、创新需求、创新能力、创新绩效五个大类指标。在模型设计与论证环节,基于比较范式构建央企创新力概念模型,然后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结构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后采用PLS的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运用VisualPL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和路径分析,完成对模型要素的理论论证,提出适用于央企创新力评测的央企创新力模型。在应用实证环节,需要对前期依托100家央企数据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故另外选择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利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选择参与创新服务的项目团队、创新项目的管理者进行问卷填写,对4家央企关于央企创新力模型的结构变量、创新力的计算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同时,结合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出,从协同创新的角度,采用专利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和专利主题挖掘方法,对4家央企的协调创新效果进行比对;总之,通过上述两方面对央企创新力模型进行实证,最后选择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创新力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可改善方向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个变量进行维度划分,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专家访谈进行筛选,各个观察变量都能够较好的解释上层结构变量,可以认为本研究对结构变量的划分和筛选是合理的,这为央企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思路。(2)主体特征对创新能力的总效应达到了0.873,说明央企自身具有的特征在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依然是影响央企创新能力的关键结构变量。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总效应是0.948,说明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非常大。本研究将创新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两个因子的因子载荷系数都大于0.8,说明其对创新环境的解释能力很强,本研究对创新环境的维度划分是合理的。创新环境反映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对于央企创新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创新能力受到主体特征、创新环境、创新需求这三个结构变量的影响。从直接效应的角度来看,创新需求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最小(为0.107),主体特征次之(为0.285),而创新环境的影响最大(为0.873)。无论哪种结构变量,对创新能力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都是央企自身的主体特征和创新环境,这两个要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达到0.891,说明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同时,创新绩效是创新能力研究的最终归宿。央企若希望提高最终的创新绩效,必须从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提升企业自身的各种素质能力。(4)在案例实证方面,通过对4家央企关于央企创新力模型的结构变量、创新力的计算以及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验证了央企创新力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通过专利数据挖掘分析,实证了央企创新协同的特征。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创新协同分析为例,通过对专利产权人合作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中化集团的专利产权人小群体化现象比较明显,说明内部有着比较固定的协作创新路径;同时从时间维度,选择其中一个小群,将专利产权人合作关系网络与产权人申请专利主题进行耦合,发现创新主题有着较好的同步化,说明两个机构之间的创新协同力比较好。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3.1;F276.1
【部分图文】:
服务创新主题关联图
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于 1986 年被正式提出,其中 Kline 与 Rosenbe最大[90],如图 2- 1 所示。在该模型中,将技术创新分为五条路径。在模创新的路径起于市场,终于市场。该模型将创新界定为市场机遇和企业知的互动,是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对技术创新过程、环节的链接效率
图 2- 2 低碳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基于创新过程的创新审计框架996 年,Chiesa[92]通过对 12 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国际研发活动的案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2206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3.1;F276.1
【部分图文】:
服务创新主题关联图
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于 1986 年被正式提出,其中 Kline 与 Rosenbe最大[90],如图 2- 1 所示。在该模型中,将技术创新分为五条路径。在模创新的路径起于市场,终于市场。该模型将创新界定为市场机遇和企业知的互动,是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对技术创新过程、环节的链接效率
图 2- 2 低碳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 基于创新过程的创新审计框架996 年,Chiesa[92]通过对 12 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国际研发活动的案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玮;;山西省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23期
2 司云波;鲍敬伟;;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J];石油科技论坛;2015年05期
3 吕建中;杨虹;袁磊;;中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模式及建设目标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5年05期
4 张竹;武常岐;;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研究——以腾讯开放平台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12期
5 本项目组;孙永福;杨艳;;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经验与启示——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院士访谈录[J];石油科技论坛;2015年05期
6 温馨月;;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7期
7 李晓梅;;灰色模糊聚类方法在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15期
8 鲁刚;石书德;;央企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国家电网;2015年06期
9 张登宇;王军;;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10 黄益;侯建明;;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本文编号:2852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85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