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权共享的众创空间资源聚合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2:23
创新时代的浪潮风靡全球并推动了众创空间的形成,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与创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着双创战略的发展,众创空间产业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各主体的责任不明确,成本收益偏低,无法激发资源供需双方的兴趣。真正的共享经济不是抢占创新资源,而是改善资源结构,突出资源的使用权,弱化所有权。构建一个具备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系统的众创空间,承载创新资源流动,将有助汇聚要素,激活众创链条,本文由此展开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从速度、供需、对接、模式和制度几个维度对众创空间现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众创空间资源聚合机制的构成因素分析,本文回归逻辑的起点,通过构建资源产权进入系统、资源产权交易系统以及资源产权保障系统,深度挖掘影响因素,探究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汇聚的路径,深化众创空间的内涵。同时采取QCA多案例比较研究将众创空间资源聚合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丰富本领域已有方法论研究;第三部分,结合上章的影响因素分析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提出众创空间资源聚合的运行机制。首先是资源聚合动力机制,本文从主动力、源动力、助动力进行分...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创新资源聚集共享配置相关问题(众创空间、产权)的学术关注程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要素之间的组合是基于积木式创新与用户参与的创业产业链构造。近年来,学者定义众创空间为一条开放的创新链,通过将不同要素进行组合分配形成创新创业产业链(刘志迎等,2015;邵永新,倪芝青,2017)[8-9]。孟国力(2016)[10]认为“众创空间”是服务一体化同时融会贯通,发展出来的创新创业生态网络。综上,我们认为众创空间是具备服务平台本质,强调参与式与、创新协同化的特点,同时应当至少具备以下五个特点(见表1.3):表1.3众创空间具备的五个特点特点阐述开放与低成本面向每一个创客需求的,收费形式也较为低廉,能够相对保障初创企业在其发展初期能够拥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协同与互助通过项目评估、路演、线上线下交流会拉近企业间的文化、地理距离,力求达到互惠互利,极具信任感的创业环境结合提供各种平台,将融资、科技、社会等资源价值发挥出来,各企业根据自己供需能力进行市场化的结合便利化众创空间具备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能够帮助资源供需双方快速找到并进行匹配,帮助初创企业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同时获得一手资料,随时调整自己企业产品的适应性全要素人力、物质、科技等一系列资源要素都可聚合在众创空间进行配对1.2.2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资源对接与合作模式现有的创新创业资源的对接与合作模式还没有形成体系,本节通过功能、组织形式、主要主题等配置模式进行划分(见表1.4)。图1.2传统孵化器、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关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2)研究主要针对资源共享的某个方面,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共享模式和机制。全要素共享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众创空间是聚集资本、人才、科技和管理等各种创新创业服务全要素为一体的创业型经济发展空间。但现有的研究一般仅关注资本、知识等单一要素,应充分释聚合在众创空间内的具有科技、社会、资金等价值属性的资源所带来的活力。1.3研究思路和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针对问题顺应提出、分析、解决的逻辑和秩序的思路进行逻辑框架的整理。第一,对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本文探究众创空间资源聚合效率低且创新创业主体共享水平低,而目前的文献中针对创新资源合作对接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因而需要通过理论归纳和演化得到整体资源聚集机制;其次,通过分析影响众创空间资源聚集的因素和资源对接模式,从中构建相应的系统运行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敏感度分析,探寻要素的影响范围和最优范围。最终提出提高我国众创空间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具体思路见图1.3。1.3.2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数据库找寻国内外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在对资源合作共享的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创新创业资源对接合作的发展进程图1.3论文章节框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权演进视角下共享经济治理特征研究[J]. 王作功. 企业经济. 2019(01)
[2]共享经济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田帆. 中国软科学. 2018(12)
[3]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万筠,王佃利.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1)
[4]基于扎根理论的众创空间创新机制研究[J]. 吕品,陈云川,雷轶,彭明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5)
[5]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研究[J]. 洪银兴.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6)
[6]众创空间平台组织模式研究[J]. 陈武,李燕萍. 科学学研究. 2018(04)
[7]众创空间:理论溯源与研究视角[J]. 刘志迎,武琳. 科学学研究. 2018(03)
[8]多团队非正式众创网络界面耦合有效性研究[J]. 许成磊,程思路,李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2)
[9]众创空间利益相关者协同度研究[J]. 崔祥民,田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5)
[10]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动员活动模型[J]. 姚伟,张开华,刘杰,韩佳杉,任立肖,陈劲.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12)
硕士论文
[1]共享式创新:众创空间的创客及其互动[D]. 陈佳奇.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55166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创新资源聚集共享配置相关问题(众创空间、产权)的学术关注程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要素之间的组合是基于积木式创新与用户参与的创业产业链构造。近年来,学者定义众创空间为一条开放的创新链,通过将不同要素进行组合分配形成创新创业产业链(刘志迎等,2015;邵永新,倪芝青,2017)[8-9]。孟国力(2016)[10]认为“众创空间”是服务一体化同时融会贯通,发展出来的创新创业生态网络。综上,我们认为众创空间是具备服务平台本质,强调参与式与、创新协同化的特点,同时应当至少具备以下五个特点(见表1.3):表1.3众创空间具备的五个特点特点阐述开放与低成本面向每一个创客需求的,收费形式也较为低廉,能够相对保障初创企业在其发展初期能够拥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协同与互助通过项目评估、路演、线上线下交流会拉近企业间的文化、地理距离,力求达到互惠互利,极具信任感的创业环境结合提供各种平台,将融资、科技、社会等资源价值发挥出来,各企业根据自己供需能力进行市场化的结合便利化众创空间具备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能够帮助资源供需双方快速找到并进行匹配,帮助初创企业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同时获得一手资料,随时调整自己企业产品的适应性全要素人力、物质、科技等一系列资源要素都可聚合在众创空间进行配对1.2.2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资源对接与合作模式现有的创新创业资源的对接与合作模式还没有形成体系,本节通过功能、组织形式、主要主题等配置模式进行划分(见表1.4)。图1.2传统孵化器、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关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2)研究主要针对资源共享的某个方面,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共享模式和机制。全要素共享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众创空间是聚集资本、人才、科技和管理等各种创新创业服务全要素为一体的创业型经济发展空间。但现有的研究一般仅关注资本、知识等单一要素,应充分释聚合在众创空间内的具有科技、社会、资金等价值属性的资源所带来的活力。1.3研究思路和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针对问题顺应提出、分析、解决的逻辑和秩序的思路进行逻辑框架的整理。第一,对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本文探究众创空间资源聚合效率低且创新创业主体共享水平低,而目前的文献中针对创新资源合作对接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因而需要通过理论归纳和演化得到整体资源聚集机制;其次,通过分析影响众创空间资源聚集的因素和资源对接模式,从中构建相应的系统运行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敏感度分析,探寻要素的影响范围和最优范围。最终提出提高我国众创空间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具体思路见图1.3。1.3.2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数据库找寻国内外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在对资源合作共享的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创新创业资源对接合作的发展进程图1.3论文章节框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权演进视角下共享经济治理特征研究[J]. 王作功. 企业经济. 2019(01)
[2]共享经济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田帆. 中国软科学. 2018(12)
[3]中国邻避冲突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40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万筠,王佃利.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1)
[4]基于扎根理论的众创空间创新机制研究[J]. 吕品,陈云川,雷轶,彭明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5)
[5]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研究[J]. 洪银兴.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6)
[6]众创空间平台组织模式研究[J]. 陈武,李燕萍. 科学学研究. 2018(04)
[7]众创空间:理论溯源与研究视角[J]. 刘志迎,武琳. 科学学研究. 2018(03)
[8]多团队非正式众创网络界面耦合有效性研究[J]. 许成磊,程思路,李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2)
[9]众创空间利益相关者协同度研究[J]. 崔祥民,田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5)
[10]创新驱动下的知识动员活动模型[J]. 姚伟,张开华,刘杰,韩佳杉,任立肖,陈劲.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12)
硕士论文
[1]共享式创新:众创空间的创客及其互动[D]. 陈佳奇.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55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05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