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型平台领导:平台价值共毁的结构性治理
发布时间:2021-03-31 01:36
现实中多种形式的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均存在价值共毁现象,但目前对平台价值共毁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尤其是缺少平台领导视角的研究。本文对平台价值共毁的概念和成因进行了深入解构,认为平台价值共毁是由互动参与方个体行为偏差、互动系统结构缺陷、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构造失调造成的,并最终归结于平台领导失败引起的平台企业结构性功能失灵。平台领导失败的根因在于传统平台领导范式以纯粹商业领导力为主导,走出平台领导失败要求由商业型平台领导转向责任型平台领导,即平台领导定位由纯商业性转变为公共性与商业性相耦合,领导力构成由纯粹商业领导力主导转变为社会领导力与商业领导力相融合,领导关系由显性市场契约关系转变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综合社会契约关系,领导方式由中心化、生态控制和零和博弈转变为去中心化、生态共治和价值共享。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责任型平台领导对平台价值共毁的结构性治理机理,构建了治理模式的"罗盘模型",提出以尽责型自治、督责型互治和拓责型共治分别实现平台价值共毁的基础治理、焦点治理和高阶治理。最后,本文进一步提出可以通过领导人牵引式、平台组织变革式和外部环境孕育式三种方式培育与实现责任型平台领导。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经济.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平台价值共毁成因的收敛
在个体行为层面,平台价值共毁是平台企业或平台参与方的动机、能力与触发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行为偏差,而纯粹自利导向的动机则是首要诱因,因此推动平台价值共毁诱致主体摒弃不良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观,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是平台价值共毁的基础治理要求。责任型平台领导中的平台企业“领导人”—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要求平台企业“领导人”关注平台企业对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尽责,而不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意味着平台企业诱致的平台价值共毁将被规避;“平台领导者—生态位成员”要求平台企业领导双边或多边用户和其他生态位成员表现出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核心是对生态位成员的利益相关方尽责,这意味着生态位成员诱致的平台价值共毁将被避免。对于平台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尽责,责任型平台领导首要强调的是平台企业“领导人”和平台企业能够自觉履行,将践行社会责任作为责任型平台领导的重要构成维度;对于生态位成员对其利益相关方尽责,责任型平台领导强调平台领导者引导和催生生态位成员的自觉履行与自主管理。这两个方面共同形成尽责型自治模式,既包括平台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尽责型自治,也包括平台领导者引导生态位成员对其利益相关方的尽责型自治。(1)尽责型自治模式要求平台领导者转变成为共益企业和共益型企业家。尽责型自治模式关注于平台领导者如何以身示范、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对待利益相关方。尽责型自治模式和责任型平台领导意味着平台领导者对社会责任的落实不能沿袭传统的外挂式或嵌入式实践模式,而应当转变为更为合意的内生型实践模式,由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商业组织转向融合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共益企业(肖红军和阳镇,2018)。依托于共益企业的内生型社会责任实践模式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成为平台领导者决策和管理的内在要素,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平台领导者的使命战略和日常运营,平台领导者构建起决策共享式、资源共享式、沟通交互式的利益相关方价值管理体系。这要求平台企业“领导人”具有共益型企业家精神,拥有可持续性商业领导力,能够和善于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对话,推动形成基于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可持续信任关系。平台企业实施尽责型自治模式不仅可以创造利益相关方价值,而且能够增进平台企业自身的价值,形成平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共益,防止平台企业可能出现不当行为而诱发平台价值共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织间关系: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 罗珉,何长见.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5)
博士论文
[1]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行为及绩效关系研究: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调节作用[D]. 潘建林.浙江工商大学 2017
[2]企业网络理论研究: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D]. 郭劲光.东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10523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经济.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平台价值共毁成因的收敛
在个体行为层面,平台价值共毁是平台企业或平台参与方的动机、能力与触发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行为偏差,而纯粹自利导向的动机则是首要诱因,因此推动平台价值共毁诱致主体摒弃不良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观,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是平台价值共毁的基础治理要求。责任型平台领导中的平台企业“领导人”—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要求平台企业“领导人”关注平台企业对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尽责,而不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意味着平台企业诱致的平台价值共毁将被规避;“平台领导者—生态位成员”要求平台企业领导双边或多边用户和其他生态位成员表现出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核心是对生态位成员的利益相关方尽责,这意味着生态位成员诱致的平台价值共毁将被避免。对于平台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尽责,责任型平台领导首要强调的是平台企业“领导人”和平台企业能够自觉履行,将践行社会责任作为责任型平台领导的重要构成维度;对于生态位成员对其利益相关方尽责,责任型平台领导强调平台领导者引导和催生生态位成员的自觉履行与自主管理。这两个方面共同形成尽责型自治模式,既包括平台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尽责型自治,也包括平台领导者引导生态位成员对其利益相关方的尽责型自治。(1)尽责型自治模式要求平台领导者转变成为共益企业和共益型企业家。尽责型自治模式关注于平台领导者如何以身示范、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对待利益相关方。尽责型自治模式和责任型平台领导意味着平台领导者对社会责任的落实不能沿袭传统的外挂式或嵌入式实践模式,而应当转变为更为合意的内生型实践模式,由市场逻辑主导下的商业组织转向融合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共益企业(肖红军和阳镇,2018)。依托于共益企业的内生型社会责任实践模式使得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成为平台领导者决策和管理的内在要素,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平台领导者的使命战略和日常运营,平台领导者构建起决策共享式、资源共享式、沟通交互式的利益相关方价值管理体系。这要求平台企业“领导人”具有共益型企业家精神,拥有可持续性商业领导力,能够和善于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对话,推动形成基于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可持续信任关系。平台企业实施尽责型自治模式不仅可以创造利益相关方价值,而且能够增进平台企业自身的价值,形成平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共益,防止平台企业可能出现不当行为而诱发平台价值共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织间关系: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 罗珉,何长见.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5)
博士论文
[1]网络平台用户创业能力、行为及绩效关系研究:网络创业型平台领导特征调节作用[D]. 潘建林.浙江工商大学 2017
[2]企业网络理论研究: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D]. 郭劲光.东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1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1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