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管理者风险感知与行为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19:42
探究企业管理者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下风险感知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企业管理者防疫抗疫行为,间接帮助企业更好应对疫情,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提出合理假设,以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财务、心理和健康4个维度的风险感知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管理者在疫情期间的防疫抗疫行为作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所提假设的正确性。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财务、心理风险感知对积极防疫抗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性,而社会和健康风险感知却表现为显著负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可适当控制企业管理者财务和心理风险、尽可能降低社会和健康风险的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图书馆杂志. 2020,3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财务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
由图2可见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并不十分担心自己会被传染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备较强的信心以及应对突发灾害的沉着冷静,虽然财务收支方面风险较大,但是对于是否会被辞退等问题并不感到过分担忧,相比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者更为忧虑疫情持续时间过长,从而产生其他方面的风险问题。总体来看对于突发疫情引起的不确定性心理风险,企业家感知能力强但感知程度不深,企业家自身能够对此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图3 社会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
图2 心理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社会风险相关指标直方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企业管理者对于正常日用品类物品购买的便利程度S1并未感觉明显差异,突发疫情事件后,药品购买的便利度S2明显下降,总体来看企业管理者感知到的社会风险水平是适度的,与本文研究相类似的,时勘和张进辅[23]对非典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研究结果也表现为民众在社会心理预警指标上的表现是正常和适度的。考虑到疫情期间医院、药店增加了就医难度以及需要进行药品购买登记等,从而客观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对社会风险的自我掌控,一旦社会风险感知过高,极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消极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风险感知与施药行为的响应关系研究——基于辽宁省菜农数据的实证检验[J]. 齐琦,周静,王绪龙. 农业技术经济. 2020(02)
[2]基于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的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J]. 孙赫,任金政,王贝贝. 经济经纬. 2019(05)
[3]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J]. 张郁. 行政论坛. 2019(04)
[4]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J]. 王晓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5]突发事件情境中公众的风险感知研究综述[J]. 王治莹,梁敬,刘小弟. 情报杂志. 2018(10)
[6]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基于核风险感知的混合方法分析[J]. 王刚,宋锴业. 社会. 2018(04)
[7]隔离型自保:个体环境健康风险的市场化应对[J]. 耿言虎. 河北学刊. 2018(02)
[8]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J]. 曾建光. 经济研究. 2015(07)
[9]外来务工者对突发传染病的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调查分析[J]. 陈军,李菊芳,李萍,姜丽萍,蔡福满. 护理研究. 2014(17)
[10]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 管理世界. 2009(06)
本文编号:3299914
【文章来源】:图书馆杂志. 2020,39(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财务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
由图2可见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并不十分担心自己会被传染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备较强的信心以及应对突发灾害的沉着冷静,虽然财务收支方面风险较大,但是对于是否会被辞退等问题并不感到过分担忧,相比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者更为忧虑疫情持续时间过长,从而产生其他方面的风险问题。总体来看对于突发疫情引起的不确定性心理风险,企业家感知能力强但感知程度不深,企业家自身能够对此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图3 社会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
图2 心理风险观测指标直方图社会风险相关指标直方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企业管理者对于正常日用品类物品购买的便利程度S1并未感觉明显差异,突发疫情事件后,药品购买的便利度S2明显下降,总体来看企业管理者感知到的社会风险水平是适度的,与本文研究相类似的,时勘和张进辅[23]对非典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研究结果也表现为民众在社会心理预警指标上的表现是正常和适度的。考虑到疫情期间医院、药店增加了就医难度以及需要进行药品购买登记等,从而客观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对社会风险的自我掌控,一旦社会风险感知过高,极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消极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户风险感知与施药行为的响应关系研究——基于辽宁省菜农数据的实证检验[J]. 齐琦,周静,王绪龙. 农业技术经济. 2020(02)
[2]基于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双准则的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J]. 孙赫,任金政,王贝贝. 经济经纬. 2019(05)
[3]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J]. 张郁. 行政论坛. 2019(04)
[4]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J]. 王晓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5]突发事件情境中公众的风险感知研究综述[J]. 王治莹,梁敬,刘小弟. 情报杂志. 2018(10)
[6]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基于核风险感知的混合方法分析[J]. 王刚,宋锴业. 社会. 2018(04)
[7]隔离型自保:个体环境健康风险的市场化应对[J]. 耿言虎. 河北学刊. 2018(02)
[8]网络安全风险感知与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J]. 曾建光. 经济研究. 2015(07)
[9]外来务工者对突发传染病的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调查分析[J]. 陈军,李菊芳,李萍,姜丽萍,蔡福满. 护理研究. 2014(17)
[10]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 管理世界. 2009(06)
本文编号:329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29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