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组织惯性的重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07:03
组织惯性研究中"选择决定论"与"组织适应论"的视角冲突,割裂了企业对组织惯性的认知,难以形成相匹配的应对模式。文章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切入设计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组织惯性的重构路径会经历三个主要阶段:(1)组织外围结构先行演化,不断试错,形成可被纳入核心结构的能力;(2)基于形成的能力进行资源动员,丰富可能的资源和能力组合方案;(3)通过解构与重组惯性的方式构建动态调节机制。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组织惯性和资源基础的研究文献,弥合了组织惯性研究的视角冲突,在组织变革中引入了管理者的资源管理能力;同时可为企业无法准确识别环境变化时提供一个处理组织惯性的可行指导方案,促使企业组织的成长演化过程向进化转变。
【文章来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0,13(02)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从企业适应视角来看,持续生存的企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无论是环境的变化、抑或是业务和资源等的变化,均会导致企业从原本对现状的适应(fit)状态脱离(misfit)[52]。因此企业需要构建新的组织惯性来重新达到适应点。组织惯性的解构与重组就很好地维持了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从环境决定视角来看,企业动态平衡的状态更受环境选择的青睐,更易于生存[4]。这一理论整合模型较好地弥合了两个视角下对组织惯性的矛盾观点。第二,本文归纳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演化路径。尽管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起点有差异,但最终都会维持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表现为一种整合了重资产与轻资产的混合模式。例如A海运物流公司从自营船舶运输到开发出各类网络信息平台,滴滴出行从打车软件开始到做汽车运营商。这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组织在演化中的“殊途同归”,其中管理者的资源管理能力扮演了重要角色[53]。现有研究探讨了资源管理行为与组织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的关系[12],但是几乎没有与组织惯性相结合的直接研究。本文的结论揭示了管理者的资源管理能力在应对组织惯性矛盾时的作用,表现为一种动态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J]. 郭海,周曦曦,陈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创业导向能有效克服组织惰性吗?[J]. 白景坤,王健. 科学学研究. 2019(03)
[3]组织遗忘与知识刚性:创业导向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 王健,黄群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4]基于双元性感知的组织惰性克服路径研究[J]. 姜忠辉,罗均梅,孟朝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创业企业资源行动演化路径及机理——从拼凑到协奏[J]. 苏敬勤,林菁菁,张雁鸣. 科学学研究. 2017(11)
[6]资源运作模式对能力演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惯性的调节作用[J]. 苏敬勤,韩贵龄. 管理评论. 2017(08)
[7]组织惰性生成研究--环境选择、路径依赖和资源基础观的整合[J]. 白景坤. 社会科学. 2017(03)
[8]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第十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会议综述[J]. 毛基业,陈诚. 管理世界. 2017(02)
[9]平台组织、机制设计与小微创业过程——基于海尔集团组织平台化转型的案例研究[J]. 井润田,赵宇楠,滕颖. 管理学季刊. 2016(04)
[10]组织惰性:成功的副产品,抑或组织病症?——基于系统性审查方法的述评与展望[J]. 白景坤,荀婷,张贞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本文编号:3378557
【文章来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0,13(02)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从企业适应视角来看,持续生存的企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无论是环境的变化、抑或是业务和资源等的变化,均会导致企业从原本对现状的适应(fit)状态脱离(misfit)[52]。因此企业需要构建新的组织惯性来重新达到适应点。组织惯性的解构与重组就很好地维持了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从环境决定视角来看,企业动态平衡的状态更受环境选择的青睐,更易于生存[4]。这一理论整合模型较好地弥合了两个视角下对组织惯性的矛盾观点。第二,本文归纳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演化路径。尽管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起点有差异,但最终都会维持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表现为一种整合了重资产与轻资产的混合模式。例如A海运物流公司从自营船舶运输到开发出各类网络信息平台,滴滴出行从打车软件开始到做汽车运营商。这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组织在演化中的“殊途同归”,其中管理者的资源管理能力扮演了重要角色[53]。现有研究探讨了资源管理行为与组织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的关系[12],但是几乎没有与组织惯性相结合的直接研究。本文的结论揭示了管理者的资源管理能力在应对组织惯性矛盾时的作用,表现为一种动态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J]. 郭海,周曦曦,陈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创业导向能有效克服组织惰性吗?[J]. 白景坤,王健. 科学学研究. 2019(03)
[3]组织遗忘与知识刚性:创业导向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 王健,黄群慧.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4]基于双元性感知的组织惰性克服路径研究[J]. 姜忠辉,罗均梅,孟朝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创业企业资源行动演化路径及机理——从拼凑到协奏[J]. 苏敬勤,林菁菁,张雁鸣. 科学学研究. 2017(11)
[6]资源运作模式对能力演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惯性的调节作用[J]. 苏敬勤,韩贵龄. 管理评论. 2017(08)
[7]组织惰性生成研究--环境选择、路径依赖和资源基础观的整合[J]. 白景坤. 社会科学. 2017(03)
[8]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第十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会议综述[J]. 毛基业,陈诚. 管理世界. 2017(02)
[9]平台组织、机制设计与小微创业过程——基于海尔集团组织平台化转型的案例研究[J]. 井润田,赵宇楠,滕颖. 管理学季刊. 2016(04)
[10]组织惰性:成功的副产品,抑或组织病症?——基于系统性审查方法的述评与展望[J]. 白景坤,荀婷,张贞贞.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本文编号:3378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37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