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的混合产品匹配稳态及其实现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6:59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企业关注的热点,但其实现过程存在制造与服务的优先级问题。相较发达经济国家制造业工业化已完成,我国的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宏观层面表现为工业化与服务化的同步推进,微观层面则表现为产品与服务关系的解释。本研究针对面向客户问题解决的混合产品中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的关系难以厘清,以及基于两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冲突解决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上述研究问题,厘清相关的理论基础,首先,依据服务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借助阴阳平衡理论,勾勒了制造企业混合产品实现稳态的匹配过程;然后,以属阴服务与属阳产品相互耦合过程为基础,针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利用TRIZ理论匹配生成有助于冲突环节的混合产品;最后,以AB公司婴儿车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上述研究理论的科学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化情境下混合产品提供具有向阴阳平衡演化的态势发展。混合产品的提供受市场需求与服务机会驱动,成为制造业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但稳态的具体生成过程需要属阴的服务与属阳的产品匹配,且在既定条件下需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态,而动态的打破有利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2)TRIZ有助于混合产品匹配过程冲突的识...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基于TRIZ的混合产品匹配稳态及其实现过程研究20上,为避免产生语言歧义,需要与专业领域的人士进行合作,按照混合产品匹配过程的现实需要,将最原始的需求表达依据一定的流程转化为利于匹配过程的语言表达。3.1.2匹配过程解析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与客户问题的有效解决,都依赖于混合产品匹配稳态的实现,然而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之间的匹配兼容性,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合产品最终生成方案的效果。针对此情形,本研究对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进行解析,如图3.1所示。图3.1混合产品匹配过程分析Fig3.1ProcessAnalysisofHybridOfferingsMatching具体过程包括:制造企业通过观察以技术为中心的产品特征,以及以价值为目标的客户感知特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不同阶段的具体客户问题进行识别,并以客户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标,将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进行匹配,从而最终生成有利于双方价值共创的混合产品。3.2阴阳平衡理论的适用性分析自然界中的相对立或相反的两类事物,可以将其归为“阴”和“阳”。“阴”与“阳”的两相平衡态,最初是指同一个事物相互对立或相反的两个方面呈现相对静止状态或达到动态平衡。从哲学视角来看,阴阳平衡旨在表现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静止状态,阴阳两相通过不断的消长运动,保持着一种稳定且有序的状态。混合产品(HybridOfferings)作为集成解决方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济发展的特点,混合产品稳态匹配过程的本质是对无形服
?谝跹羝胶饫砺鄣幕旌喜?菲ヅ涔?探馕?3.3.1宏观层面的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解析当前,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显著性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依赖于制造业务的服务成为决定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伴随而来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的模糊,在宏观产业层面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工业化的趋势,产品与服务相互交织融合,匹配生成混合产品,这种新型产业形态既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又是面向服务的制造,其具体匹配实现过程如图3.2所示。图3.2宏观层面的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解析Fig3.2ProcessAnalysisofHybridOfferingsMatchingAtaMacroLevel(1)以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务服务化。在产品主导逻辑阶段,随着客户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异质化,技术驱动下的以生产制造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已无法实现制造企业与客户的长期价值绑定,亦无法达成双方的价值共创。而价值创造需要许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价值来源于制造企业和其拥有的客户及其利益相关者互动中的服务涌现。产品技术、服务创新以及客户需求的紧密结合,使得原有实物产品内容更为丰富、价值创造的空间更为宽阔,为了实现创造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制造企业在属阳的生产制造环节中不断嵌入属阴的服务要素,使得刚性的制造业务柔性化,最终指向客户异质化问题解决的效果。(2)以价值为取向的服务业务工业化。许多制造企业在重新寻求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在摸清客户的偏好及其显性需求之后,会继续挖掘其隐性需求,形成混合产品概念。但初期最原始的客户需求问题较为离散,而客户对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标准并没有降低。因此,为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制造企业不断向制造端延伸,以弥补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RIZ和类比设计的服务接触点优化应用研究[J]. 白仲航,孙慧慧,张俊磊. 包装工程. 2020(16)
[2]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 郭然,原毅军. 科学学研究. 2020(03)
[3]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实现机理及其决策分析研究[J]. 罗建强,王爽,陆淑娴.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8(06)
[4]人机融合智能:人工智能3.0[J]. 李平,杨政银. 清华管理评论. 2018(Z2)
[5]考虑模块化和退货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模型[J]. 黎继子,刘春玲,肖位春,曹晓刚.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3)
[6]对当前“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若干理论辨析[J]. 李天柱,刘小琴,李潇潇.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6)
[7]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生成逻辑——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J]. 胡查平,汪涛,朱丽娅. 科研管理. 2018(05)
[8]基于中医阴阳平衡法破解管理理论或策略对立问题的案例分析[J]. 周生辉,周轩. 管理学报. 2018(04)
[9]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理论与经验的比较分析[J]. 夏明,李贝茜,彭春燕.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1)
[10]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J]. 孙立缘,罗建强,李锦飞. 管理学报. 2017(12)
本文编号:3569968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基于TRIZ的混合产品匹配稳态及其实现过程研究20上,为避免产生语言歧义,需要与专业领域的人士进行合作,按照混合产品匹配过程的现实需要,将最原始的需求表达依据一定的流程转化为利于匹配过程的语言表达。3.1.2匹配过程解析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与客户问题的有效解决,都依赖于混合产品匹配稳态的实现,然而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之间的匹配兼容性,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合产品最终生成方案的效果。针对此情形,本研究对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进行解析,如图3.1所示。图3.1混合产品匹配过程分析Fig3.1ProcessAnalysisofHybridOfferingsMatching具体过程包括:制造企业通过观察以技术为中心的产品特征,以及以价值为目标的客户感知特征,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不同阶段的具体客户问题进行识别,并以客户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标,将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进行匹配,从而最终生成有利于双方价值共创的混合产品。3.2阴阳平衡理论的适用性分析自然界中的相对立或相反的两类事物,可以将其归为“阴”和“阳”。“阴”与“阳”的两相平衡态,最初是指同一个事物相互对立或相反的两个方面呈现相对静止状态或达到动态平衡。从哲学视角来看,阴阳平衡旨在表现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静止状态,阴阳两相通过不断的消长运动,保持着一种稳定且有序的状态。混合产品(HybridOfferings)作为集成解决方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实物产品与无形服务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济发展的特点,混合产品稳态匹配过程的本质是对无形服
?谝跹羝胶饫砺鄣幕旌喜?菲ヅ涔?探馕?3.3.1宏观层面的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解析当前,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显著性的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依赖于制造业务的服务成为决定制造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伴随而来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的模糊,在宏观产业层面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工业化的趋势,产品与服务相互交织融合,匹配生成混合产品,这种新型产业形态既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又是面向服务的制造,其具体匹配实现过程如图3.2所示。图3.2宏观层面的混合产品匹配过程解析Fig3.2ProcessAnalysisofHybridOfferingsMatchingAtaMacroLevel(1)以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务服务化。在产品主导逻辑阶段,随着客户需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异质化,技术驱动下的以生产制造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已无法实现制造企业与客户的长期价值绑定,亦无法达成双方的价值共创。而价值创造需要许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价值来源于制造企业和其拥有的客户及其利益相关者互动中的服务涌现。产品技术、服务创新以及客户需求的紧密结合,使得原有实物产品内容更为丰富、价值创造的空间更为宽阔,为了实现创造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制造企业在属阳的生产制造环节中不断嵌入属阴的服务要素,使得刚性的制造业务柔性化,最终指向客户异质化问题解决的效果。(2)以价值为取向的服务业务工业化。许多制造企业在重新寻求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在摸清客户的偏好及其显性需求之后,会继续挖掘其隐性需求,形成混合产品概念。但初期最原始的客户需求问题较为离散,而客户对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标准并没有降低。因此,为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制造企业不断向制造端延伸,以弥补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TRIZ和类比设计的服务接触点优化应用研究[J]. 白仲航,孙慧慧,张俊磊. 包装工程. 2020(16)
[2]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J]. 郭然,原毅军. 科学学研究. 2020(03)
[3]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实现机理及其决策分析研究[J]. 罗建强,王爽,陆淑娴.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8(06)
[4]人机融合智能:人工智能3.0[J]. 李平,杨政银. 清华管理评论. 2018(Z2)
[5]考虑模块化和退货率的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模型[J]. 黎继子,刘春玲,肖位春,曹晓刚. 系统管理学报. 2018(03)
[6]对当前“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若干理论辨析[J]. 李天柱,刘小琴,李潇潇.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6)
[7]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生成逻辑——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J]. 胡查平,汪涛,朱丽娅. 科研管理. 2018(05)
[8]基于中医阴阳平衡法破解管理理论或策略对立问题的案例分析[J]. 周生辉,周轩. 管理学报. 2018(04)
[9]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理论与经验的比较分析[J]. 夏明,李贝茜,彭春燕.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1)
[10]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J]. 孙立缘,罗建强,李锦飞. 管理学报. 2017(12)
本文编号:3569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6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