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下属性别匹配视角下权力距离一致与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6 20:29
采用响应面分析、Bootstrapping等研究方法,以传统制造企业的多时点领导-下属配对数据为研究基础,检验了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越一致,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越高;内部人身份认知在权力距离一致性与员工建言间起中介作用;领导与下属性别相同更能强化权力距离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而领导与下属性别不同更能强化权力距离一致对下属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进而增进员工建言。
【文章来源】:管理学报. 2020,1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下属-领导权力距离匹配情境 ?
研究模型 ?
表3 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结果 变量 内部人身份认知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截距 1.163 1.075 0.006 员工年龄 -0.083 -0.061 -0.113 员工学历 0.494*** 0.506*** 0.528*** 领导年龄 0.380 0.302 0.421 领导学历 0.111 0.063 -0.046 下属权力距离(F) -0.083 0.059 领导权力距离(L) 0.310* 0.470** 下属权力距离平方(F2) 0.285** 下属×领导权力距离(F×L) 0.105 领导权力距离平方(L2) 0.137 一致性斜率 0.53* 一致性曲率 0.53* 不一致性斜率 -0.41*** 不一致性曲率 0.32* R2 0.235 0.307 0.410 注:***表示p<0.01,下同。为更形象地揭示下属权力距离与领导权力距离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以下属权力距离为X轴,以领导权力距离为Y轴,以内部人身份认知为Z轴,拟合得到下属权力距离与领导权力距离的三维模式图(见图3)。由图3可见,响应面大致呈“倒鞍形”,后角(高-高)的内部人身份认知程度比前角(低-低)、右角(高-低)、左角(低-高)更高,并且在高下属权力距离-高领导权力距离情境下最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产业工人敬业度的影响研究[J]. 施丹,陶祎祎,张军伟,陈蕾. 管理学报. 2019(05)
[2]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谦逊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 周建涛,廖建桥. 管理学报. 2018(12)
[3]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李燕萍,郑馨怡,刘宗华. 管理学报. 2017(02)
[4]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J]. 廖建桥,赵君,张永军. 管理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573118
【文章来源】:管理学报. 2020,1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下属-领导权力距离匹配情境 ?
研究模型 ?
表3 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结果 变量 内部人身份认知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截距 1.163 1.075 0.006 员工年龄 -0.083 -0.061 -0.113 员工学历 0.494*** 0.506*** 0.528*** 领导年龄 0.380 0.302 0.421 领导学历 0.111 0.063 -0.046 下属权力距离(F) -0.083 0.059 领导权力距离(L) 0.310* 0.470** 下属权力距离平方(F2) 0.285** 下属×领导权力距离(F×L) 0.105 领导权力距离平方(L2) 0.137 一致性斜率 0.53* 一致性曲率 0.53* 不一致性斜率 -0.41*** 不一致性曲率 0.32* R2 0.235 0.307 0.410 注:***表示p<0.01,下同。为更形象地揭示下属权力距离与领导权力距离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本研究进一步以下属权力距离为X轴,以领导权力距离为Y轴,以内部人身份认知为Z轴,拟合得到下属权力距离与领导权力距离的三维模式图(见图3)。由图3可见,响应面大致呈“倒鞍形”,后角(高-高)的内部人身份认知程度比前角(低-低)、右角(高-低)、左角(低-高)更高,并且在高下属权力距离-高领导权力距离情境下最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产业工人敬业度的影响研究[J]. 施丹,陶祎祎,张军伟,陈蕾. 管理学报. 2019(05)
[2]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谦逊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 周建涛,廖建桥. 管理学报. 2018(12)
[3]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李燕萍,郑馨怡,刘宗华. 管理学报. 2017(02)
[4]权力距离对中国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J]. 廖建桥,赵君,张永军. 管理学报. 2010(07)
本文编号:3573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7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