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对职业成功与组织双元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8 23:21

  本文关键词: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对职业成功与组织双元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 量表开发 职业成功 组织双元能力


【摘要】:易变性和无边界职业生涯(简称新型职业生涯)下,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倾向于员工个体,员工的流动性较高,降低了对组织的承诺,更加关注主观职业成功。这些变化使员工个体和传统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型职业生涯下,员工和组织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需要员工主动承担起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观念和策略能够与组织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需要组织由原来的管理者、控制者转变为支持者、促成者和人力资本的开发者,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调整其发展目标、理念和行为,并担负起组织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职业生涯管理已经不仅仅是员工或组织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员工和组织共同承担起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因此,如何实现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契合,确保员工的职业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契合,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能够对个人和组织产生多重影响。一方面,实现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契合能够提高员工的就业安全性、工作满意度、可就业能力等,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从而获得职业成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提高组织承诺,降低离职率,增强员工的留任意愿,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组织双元能力。本文在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概念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回顾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开发出4个维度、15个题项的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量表,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文献回顾,构建了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职业成功和组织双元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20.0对正式测试回收的275份有效问卷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职业成功和组织双元能力具有显著影响。(2)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职业成功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员工职业生涯观念、员工职业发展策略、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对职业成功的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组织社会化对组织外部竞争力没有显著预测作用。(3)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组织双元能力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员工职业生涯观念、员工职业发展策略、组织社会化、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对组织双元能力的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 量表开发 职业成功 组织双元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3-15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15-28
  • 2.1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15-20
  • 2.1.1 个人-组织契合15-17
  • 2.1.2 职业生涯管理17-19
  • 2.1.3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19-20
  • 2.2 职业成功20-23
  • 2.2.1 职业成功的概念及衡量标准20-21
  • 2.2.2 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21-23
  • 2.3 组织双元能力23-26
  • 2.3.1 组织双元能力的概念及结构维度23-24
  • 2.3.2 组织双元能力的相关研究24-26
  • 2.4 理论框架构建26-28
  • 3 测量工具的选择与开发28-38
  • 3.1 职业成功与组织双元能力测量工具选择28
  • 3.1.1 职业成功测量工具的选择28
  • 3.1.2 组织双元能力测量工具的选择28
  • 3.2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量表开发28-35
  • 3.2.1 量表的编制及预测试28-29
  • 3.2.2 正式测试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29-35
  • 3.3 预测试35-38
  • 3.3.1 职业成功量表的修正36-37
  • 3.3.2 组织双元能力量表的修正37-38
  • 4 实证分析38-50
  •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38
  • 4.2 样本结构分析38-39
  • 4.3 研究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39-41
  • 4.3.1 信度检验39-40
  • 4.3.2 效度检验40-41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41-42
  • 4.5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42-46
  • 4.5.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分析42
  • 4.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42-46
  • 4.6 相关分析46-48
  • 4.6.1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职业成功的相关分析46-47
  • 4.6.2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组织双元能力的相关分析47-48
  • 4.7 回归分析48-50
  • 4.7.1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职业成功的回归分析48
  • 4.7.2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与组织双元能力的回归分析48-50
  • 5 研究结论50-53
  • 5.1 结论50-51
  • 5.2 创新点51
  • 5.3 研究启示和建议51-52
  • 5.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52-53
  • 参考文献53-61
  • 附录A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量表61-62
  • 附录B 个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契合对职业成功与组织双元能力影响问卷62-64
  • 附录C 预测试验证性因子分析64-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勋;;职业成功的决定因素[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3期

2 周文霞;;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3 余琛;;职业成功内外和谐动力的研究综述[J];中国商贸;2010年08期

4 孟省;于旭;;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5期

5 叶晓倩;;职业成功标准研究的新发展[J];珞珈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6 廖泉文;交点理论——寻找职业成功的新起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06期

7 ;职场书斋[J];职业圈.好财路;2004年01期

8 岳蕾 ,邬晓艳;导师制:帮助员工取得职业成功[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03期

9 吴曜圻;;创业,职业成功的方法[J];软件工程师;2006年07期

10 廖泉文;;绣花理论——奉献中求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文文;王忠军;朱晓东;徐娜;;成功了就幸福吗? 员工职业成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王婷;王忠军;刘云娟;;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绩效、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来自定量研究和二手案例的证据[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文霞;由职业成功引出的冷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2 马成荣;学业成功不等于职业成功[N];团结报;2010年

3 刘晓洁;职业成功离你有多远?[N];中国经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姗;你是领导的“有效追随者”吗?[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小浪;建立人才的秩序[N];财经时报;2008年

6 叶西;员工职业规划需要目标牵引[N];医药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褚福磊;企业技能人才职业胜任力对职业成功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丁锋;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郭文臣;知识型员工可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牟;领导成员关系对职业成功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罗益;职商的内容结构及其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吴美琴;人—组织匹配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高长青;应对不安全雇佣环境:无边界职业生涯观对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礼琴;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霍美丽;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与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鲍建凤;企业员工职业策略与职业成功关系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8 盛德莉;积极人格特质对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9 臧亚楠;《走向职业成功—给有志青年几点忠告》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6年

10 贾文文;科研人员使命感的内涵、来源及其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42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42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