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基于精益生产的A公司机床垫铁的生产优化

发布时间:2017-08-10 20:21

  本文关键词:基于精益生产的A公司机床垫铁的生产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精益生产 生产线平衡 Flexsim 车间布局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机械制造产品早已销往全世界,同时各国的加工产品也源源不断的涌入我国,使原本过剩的机械制造的竞争更加激烈。制造企业,尤其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粗放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适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以此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方式和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认为精益生产是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生产方式。实践证明,正确的运用精益生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产品库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了当今对于精益生产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以A公司机床垫铁生产车间和装配车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精益生产的管理理论,辅以Flexsim仿真软件,对A公司机床垫铁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精益生产的相关概念;总结和本文相关的生产线平衡和车间布局知识;(2)深入现场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基于精益生产对车间优化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生产线平衡和车间布局制定车间的精益化生产方案;(3)方案利用生产线平衡知识对既有的生产线流程进行了优化,并运用Flexsim仿真建模技术建立生产线仿真模型,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对车间进行重新布局,规划生产线、淘汰一批陈旧设备、整理整顿车间,并运用Visio对车间布局的前后效果进行了展示,并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益生产 生产线平衡 Flexsim 车间布局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F426.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7-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8-11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11-13
  • 第二章 精益生产及相关理论13-25
  • 2.1 精益生产13-16
  • 2.1.1 精益生产的诞生与发展13-14
  • 2.1.2 精益思想的五种管理工具14-15
  • 2.1.3 精益生产的三个管理原则15-16
  • 2.2 生产线平衡的理论基础16-20
  • 2.2.1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16-17
  • 2.2.2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公式17
  • 2.2.3 影响生产线平衡的主要因素17-18
  • 2.2.4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18-19
  • 2.2.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步骤19-20
  • 2.3 车间设备布局的理论基础20-23
  • 2.3.1 设备布局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0
  • 2.3.2 设备布局的改善原则20-21
  • 2.3.3 车间设备布局的方式及其特点21-23
  • 2.3.4 车间设备布局的评价23
  • 2.4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A公司机床垫铁车间精益化生产现状分析25-31
  • 3.1 A公司简介25-26
  • 3.1.1 A公司介绍25
  • 3.1.2 A公司人员构成25-26
  • 3.1.3 A公司主要产品26
  • 3.2 车间现状26-28
  • 3.2.1 车间现状介绍26-27
  • 3.2.2 A公司装配情况27-28
  • 3.3 车间存在的问题28-29
  • 3.4 改善可行性分析29-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A公司机床垫铁精益化生产方案的设计31-71
  • 4.1 生产线平衡优化方案31-49
  • 4.1.1 数据收集31-37
  • 4.1.2 生产线平衡问题分析与改善37-45
  • 4.1.3“瓶颈”和时间较短工作的优化45-46
  • 4.1.4 改善效果初评46-49
  • 4.2 基于flexsim对生产线平衡优化方案的效果分析49-60
  • 4.2.1 背景分析49
  • 4.2.2 仿真目的49-50
  • 4.2.3 仿真模型的构建步骤50-51
  • 4.2.4A公司仿真模型的构建51-59
  • 4.2.5 仿真效果分析59-60
  • 4.3 设备布局优化方案60-70
  • 4.3.1 总体布局61
  • 4.3.2 分段布置分析61-63
  • 4.3.3 应用“5S”对车间布局进行改进63-69
  • 4.3.4 效果初评69-70
  • 4.4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5.1 总结71
  • 5.2 研究展望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静;实施精益生产确保优质交付[J];车间管理;2002年04期

2 孙林岩 ,汪建 ,曹德弼;精益生产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07期

3 时东艳,程龙生;精益生产和6σ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01期

4 闫俊伢 ,邹震;精益生产的魔力[J];电子商务;2004年05期

5 西蒙;精益生产 以人为本[J];发明与创新;2004年11期

6 罗振璧,张书桥,王志华;精益生产的竞赛(上):正确理解精益生产[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5年02期

7 方明;精益生产新模式[J];现代制造;2005年10期

8 陈心德;构建精益企业 实现精益生产[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蒋美仙,林李安,张烨;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10 陈亚绒;逐步实施精益生产[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明;;生产现场系统化改善的应用性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凯;;以精益生产为载体 深化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3 武淑萍;;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应用现状[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周大林;;浅谈精益生产基本原则[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学光;;船舶精益生产和现代化[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海明;;关于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光薰;乔立红;张希伦;贾作辉;;从成组技术到精益生产向大规模定制方向前进[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文飞;党英峰;;步入精益生产时代[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礼;刘顺强;;精益生产在美利信压铸公司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忠发;雒孟刚;;信息化条件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探究与构建[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继征;精益生产,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纺织报;2005年

2 徐凤英;推进精益生产 拉动管理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永;渐脱福特制阴影 广州本田与精益生产零距离[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何成;安大公司全面实施精益生产管理[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郭旭之;开展精益生产 促进快速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6年

6 伍晖;泛华厂实施精益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育智;“轴承企业远没达到精益生产”[N];机电商报;2007年

8 谭建伟;精益生产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金志良邋蒋松羊;杰克:“精益生产”出“双赢”[N];台州日报;2007年

10 曲小研;精益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车建国;多品种小批量下精益生产系统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郭宏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卷烟机械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优化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延虎;精益六西格玛集成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宫伟军;流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精益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精益生产在海尔的应用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刘红军;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陈胜;新达公司精益生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张瑞兴;基于持续改善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登记;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换模过程改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立柱;精益生产在亚特公司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郭志勇;Y公司精益生产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顾啸峰;精益生产工具和测量指标在万向节生产线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先进;X公司信号源生产线精益生产再造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罡;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中的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2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52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