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6:31

  本文关键词: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管理层持股 内部控制质量 关系


【摘要】: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层持股是一种20世纪末开始盛行的公司治理方法,管理层持股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能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在积极方面,管理层会尽可能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以避免因内部控制质量缺陷对自身股权价值产生消极影响;在消极方面,管理层会偏好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以能够轻易地通过自利行为使自身股权价值最大化。那么事实上,管理层持股到底效地发挥管理层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的关键作用,让其在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上变被动为能动呢?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使管理层从被动实施内部控制变为主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为稳定金融证券市场和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首先从管理层持股、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展开综述,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其次阐述了本文的核心理论,包括代理理论(委托代理与信息不对称)、“利益趋同效应”假说以及“壕沟效应”假说,并提出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假设;接着本文选取2013-2014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再通过构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二次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管理层持股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管理层持股对内部控制质量既能够产生“利益趋同效应”,具有线性正相关性,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也能够产生“壕沟效应”,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相关性。(2)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比例总体上仍处于偏低水平,管理层持股的“壕沟效应”并不严重,但管理层持股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出往集中股权方向发展的特点,故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3)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规模越大、资产盈利能力越强以及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审计师,均能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而我国现阶段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占比一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出减弱的趋势,以及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部审计师的上市公司占比很低,这些均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乃至公司价值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1)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外鲜有学者专门针对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话题具有坚实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新的变量计量:本文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取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本文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标准以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管理层持股 内部控制质量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F272.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英文缩略词8-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2.3 可能的创新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6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4-16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6-25
  • 2.1 管理层持股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6-19
  • 2.1.1 管理层的范围16
  • 2.1.2 管理层持股的概念及其计量16-17
  • 2.1.3 管理层持股的影响17-19
  • 2.1.3.1 对代理成本的影响17-18
  • 2.1.3.2 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8
  • 2.1.3.3 对审计质量的影响18
  • 2.1.3.4 对公司绩效的影响18-19
  • 2.2 内部控制质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9-22
  • 2.2.1 内部控制质量的经济后果19-20
  • 2.2.2 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20-21
  • 2.2.2.1 公司治理的影响20-21
  • 2.2.2.2 公司特质的影响21
  • 2.2.2.3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21
  • 2.2.3 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方法21-22
  • 2.3 管理层持股与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性分析22-23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及启示23-25
  • 3 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25-29
  • 3.1 相关理论分析25-26
  • 3.1.1 代理理论:委托代理与信息不对称25-26
  • 3.1.2“壕沟效应”假说26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26-29
  • 4 实证研究29-46
  • 4.1 实证研究设计29-33
  • 4.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29-30
  • 4.1.2 变量选取与定义30-31
  • 4.1.2.1 被解释变量30
  • 4.1.2.2 解释变量30
  • 4.1.2.3 控制变量30-31
  • 4.1.2.4 变量定义汇总31
  • 4.1.3 模型设定31-33
  • 4.2 实证研究分析33-46
  • 4.2.1 描述性统计33-36
  • 4.2.1.1 管理层持股MS的描述性统计33-34
  • 4.2.1.2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34-36
  • 4.2.2 相关性分析36-38
  • 4.2.3 经济计量学检验38-40
  • 4.2.3.1 多重共线性检验38-39
  • 4.2.3.2 异方差检验39-40
  • 4.2.4 回归分析40-46
  • 4.2.4.1 研究模型 140-41
  • 4.2.4.2 研究模型 241-43
  • 4.2.4.3 研究模型 343-46
  • 5 研究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46-48
  • 5.1 研究结论46
  • 5.2 相关政策建议46-47
  • 5.3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4
  • 附录54-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辉;刘婵妮;;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J];系统工程;2014年09期

2 陈汉文;周中胜;;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03期

3 刘行健;刘昭;;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年02期

4 周守华;胡为民;林斌;刘春丽;;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年07期

5 方红星;张志平;;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深市A股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6 沈红波;潘飞;高新梓;;制度环境与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8期

7 林大庞;苏冬蔚;;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8 方军雄;;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10 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657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57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