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 外汇风险对冲 公司价值 非平衡面板数据 战略执行力
【摘要】:汇率不仅反映了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更是国与国之间政治博弈的舞台。随着国际金融和贸易活动的紧密开展,利益纠纷不可避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货币首先贬值,其他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随之采取货币贬值的措施。2008年次贷危机,长期以来以经济稳定著称的美国也被迫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来缓解资金信用压力,此举也导致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持续升温。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直到2015年才真正实现了双边波动。汇率波动并不像市场化利率那样有律可循,其受国内外变幻莫测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评估和规避汇率风险,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汇率风险给企业或国家带来的损失,已成为国际社会汇率风险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企业选择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的角度,分析外汇风险对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意义在于为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给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提供实际可操作性策略和对策,促进我国外汇市场健全、健康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一方面,借鉴经典MM定理,从其假设条件和主要内容对公司价值理论进行阐述;另一方面,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变量计量、公司价值影响因素和外汇衍生品应用研究等方面梳理文献,掌握当前研究状况。第二,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下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经历了快速升值期、相对平稳期和调整期三个阶段,国内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其次,通过从企业外部环境、自身需求和外汇市场参与者三方面对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发现,管制严格、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和企业需求不足是我国外汇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最后,通过数据调查分析发现,国有跨国上市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战略执行力不足、认知不足和人才缺失是其外汇衍生品管理面临的主要内部因素。第三,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模型构建。本文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外汇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影响研究现状和外汇衍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MM定理并充分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从外汇衍生品角度选择资本规模、盈利能力、股利政策、偿债能力、公司治理环境及是否为狭义的国有企业这六个要素作为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变量,构建了基于外汇衍生品的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影响模型。第四,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实证分析。本文以2009-2013年959家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风险对冲的使用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这与以往“现实经济环境下使用外汇风险对冲给公司价值带来了至少10%的溢价”的研究观点恰恰相反。第五,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从制度背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金融理论三个方面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并从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战略执行力和外汇衍生品使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跨国上市公司 外汇风险对冲 公司价值 非平衡面板数据 战略执行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6;F276.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1-13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5
- 1.2.1 研究思路13-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5-23
- 2.1 理论基础15
- 2.1.1 公司价值理论15
- 2.2 文献综述15-23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2.2.2 研究述评20-21
- 2.2.3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3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现状分析23-29
- 3.1 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和我国外汇市场发展23-27
- 3.1.1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23-25
- 3.1.2 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25-27
- 3.2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现状与分析27-29
- 3.2.1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战略执行力分析27-28
- 3.2.2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手段使用分析28-29
- 4 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模型构建29-33
- 4.1 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样本、变量选择29-31
- 4.1.1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样本选取及筛选29
- 4.1.2 模型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选择29-31
- 4.2 外汇风险对冲对上市跨国公司价值影响模型构建31-33
- 5 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影响实证分析33-41
- 5.1 描述性统计及变量相关性检验33-41
- 5.1.1 描述性统计及变量相关性检验33-34
- 5.1.2 多元回归分析34-36
- 5.1.3 敏感性检验36-41
- 6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研究结论与对策41-47
- 6.1 结论与讨论41-42
- 6.2 建议与对策42-44
- 6.2.1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建设对策42-43
- 6.2.2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战略执行力建议43-44
- 6.2.3 国有跨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对冲对策44
- 6.3 外汇风险管理研究展望44-47
- 致谢47-49
- 参考文献49-5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方方;;对风险对冲定义的探讨[J];会计师;2013年08期
2 王永海;关于财务风险对冲问题[J];经济评论;1996年05期
3 陈继明;杨金梅;索彦峰;;结构性贸易融资、期货市场与风险对冲[J];金融纵横;2007年19期
4 傅亚平;田永超;;论企业风险对冲与管理者激励[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5期
5 李永;崔习刚;刘鹃;;反距离加权法天气衍生品空间基差风险对冲效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6 田茂永;转型之惑与风险对冲[J];IT经理世界;2002年11期
7 杨宝臣;廖珊;苏云鹏;;曲度变动与利率风险对冲效果的改善[J];系统工程;2011年12期
8 尹青;;略论天气衍生品及其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11期
9 李勤;信用风险对冲技术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2年07期
10 赵景亮;;债券投资组合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对冲策略[J];债券;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震;方向亮;;风险对冲与公司价值:来自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吴爱福;;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对冲[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特·麦克 Matt Machaj 覃维桓 译;黄金是系统风险对冲工具[N];中国黄金报;2013年
2 崔利华;需要建立强大风险对冲机制[N];期货日报;2008年
3 罗洁;应激关键在于风险对冲[N];上海金融报;2008年
4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田立;风险对冲:从赛场到股市[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吴杰;风险对冲时代怎么赚钱[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北京首创期货 董双伟;服务企业经营——期货研究员眼中的“风险对冲”[N];中国证券报;2012年
7 光大期货 孙永刚;黄金 最好的风险对冲工具[N];期货日报;2014年
8 杨帆;国际市场的主要风险对冲机制[N];期货日报;2003年
9 罗洁;生物课[N];中国邮政报;2007年
10 黄晓勇;开放式基金 缺少风险对冲不行[N];金融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娟;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的汇率风险对冲与基于批发价合同的供应链运作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廖珊;固定收益证券风险对冲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璐;外汇风险对冲对国有跨国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2 孟宪楠;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对冲及业绩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广袤;若干风险对冲模型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薛普;备兑权证的风险对冲策略[D];厦门大学;2008年
5 钱文礼;我国结构金融产品设计——产品定价与风险对冲[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越嘉;人民币结构化理财产品的结构分析和定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怡;股指期货的风险对冲与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8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5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