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目标效率与中国控制权市场研究
本文关键词:并购目标效率与中国控制权市场研究
【摘要】:近年来,全球市场并购金额和数量屡创新高,并购正成为资本市场上逐渐升温的关注对象。并购是促进公司战略实施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准确识别并购目标公司是发起并购的第一步。已有研究多从直接的财务指标或者单一投入到单一产出的比率型指标切入,而本文从效率角度出发,首先验证效率是否能够识别并购目标公司,即效率与被并购的关系,然后检验并购能否提高和改善目标公司的效率,前后二者结合,进而验证中国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本文选用2010-2013年中国A股市场上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公司为样本,采用DEA的方法,以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净额、高管薪酬为输入变量,营业收入为输出变量,测度出公司效率;运用Logit回归模型检验公司效率与被并购的关系;通过T检验来验证并购前、后效率值是否得到改善。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已有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上,发生控制权转移的目标公司财务绩效普遍较差,但本文在引入效率特征后,发现其效率值并非普遍偏低,分组后发现政府主导型的并购目标公司其效率值是偏高的。(2)并购目标公司具有效率高的特征,全样本中公司效率越高,其越容易被并购。回归结果显示全样本中公司效率与被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细分并购类型发现,政府主导型的并购其正相关显著性更高,原因在于政府所主导的并购重组目的并不都是惩罚低效率的管理者,更多是为了做大做强企业,优化整合资源,完善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的协同效应,提升国际竞争力等;而非政府主导型的并购统计结果并不显著。(3)我国控制权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正是由于政府主导型并购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的效率并不低,并购目的并非是惩罚低效率管理者,所以并购没有引起其效率的明显改变,而非政府主导型并购的目标公司效率相对偏低,通过并购来改善其效率的效果也更加明显,但若从全样本来看,并购前、后目标公司的效率并未明显改善,结合目前我国控制权市场中并购目标公司具有高效率的特征以及并购并未明显改善目标公司效率,由此证实当下的中国控制权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
【关键词】:并购 效率 控制权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27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1-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14-15
- 1.4 本文创新15-17
- 2. 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17-24
- 2.1 并购目标公司特征17-19
- 2.2 并购目标的效率特征19-21
- 2.3 控制权市场21-22
- 2.4 概括性评价22-24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4-29
- 3.1 理论依据与分析思路24-26
- 3.2 论证逻辑与研究假设26-29
- 4. 研究设计29-38
- 4.1 总体设计思路29
- 4.2 目标公司效率测度29-34
- 4.2.1 测度方法介绍——数据包络分析法29-31
- 4.2.2 样本选择及描述31-32
- 4.2.3 变量指标选取及说明32-34
- 4.3 目标公司效率与被并购的关系34-36
- 4.3.1 模型构建及说明34-35
- 4.3.2 多重共线性检验35
- 4.3.3 样本选择及变量说明35-36
- 4.4 并购前、后效率T检验36-38
- 5.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38-50
- 5.1 描述性统计38-43
- 5.2 多重共线性检验43
- 5.3 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43-48
- 5.3.1 Logit回归结果及分析43-47
- 5.3.2 稳健性检验47-48
- 5.4 T检验结果及分析48-50
- 6. 研究总结50-52
- 6.1 主要研究发现50-51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51-52
- 参考文献52-55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5-57
- 学位论文数据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春花;一体化战略下并购目标的选择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2 陈金波;张冕;;层次分析法在并购目标选择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4期
3 任素娟;;企业并购目标的选择: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年12期
4 陈搏;王苏生;;知识并购目标选择分析[J];科研管理;2010年03期
5 刘可新,李爽,高国富;并购目标的寻找与评估[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韩洁;田高良;杨宁;;连锁董事与并购目标选择:基于信息传递视角[J];管理科学;2014年02期
7 戚汝庆;企业并购目标的选择策略[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苏罡,刘可新,李爽;企业并购目标的财务评估[J];上海会计;1997年08期
9 张彤;贺丹;;上市并购目标公司的特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9期
10 梁远;;论国企并购目标冲突的形态、成因和化解办法[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翔;李晓霞;吕滢;;AHP法在并购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石贝贝;中国连续三年 成全球第二大并购目标市场[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郑钧天;中企海外并购目标转向[N];国际商报;2014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金钜;中国继续成为亚洲区金融服务业主要并购目标[N];证券时报;2006年
4 记者 张若斌;中国企业将成主要并购目标[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钟华 周金涛 张发余;75家质优公司易成潜在并购目标[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杨浩;惠盈集团完成预期并购目标[N];中国服饰报;2011年
7 记者 肖玮;必和必拓“屡败屡战”称将继续物色大型并购目标[N];北京商报;2010年
8 李少林;手捏39亿美元 联想全球寻觅并购目标[N];经理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敏;建行副行长胡哲一:不排除正在物色新的并购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映璇;米其林称一直有新并购目标[N];财经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翌哲;并购目标效率与中国控制权市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唐梦华;我国上市公司中并购目标公司的可预测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袁丹蕾;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购目标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智博;并购目标公司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魏凡翠;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管继梅;并购目标公司特征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任翘;基于战略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许晓霞;并购目标公司特征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汤海燕;医药行业并购目标企业选择因素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张艺;技术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7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68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