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空间集聚选择机制及战略研究——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分析
本文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空间集聚选择机制及战略研究——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跨国公司 全球生产网络(GPN) 产业特性
【摘要】: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笔者从跨国公司组织形式和地理区位的选择出发,建立一个2个国家、2个生产环节、1种要素投入的理论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形态选择的空间集聚方式,并利用美国39个行业2002年~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产业因素方面,产业生产效率水平、研发投入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集聚具有正向作用,而资本密集度与产业平均规模对其有抑制作用;在国家因素方面,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技术水平、制度环境和工资水平改善4个指标对东道国吸引相关跨国公司投资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全球生产网络(GPN) 产业特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ZDA0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项目(14JJD790029)
【分类号】:F276.7;F27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从企业自身特定优势出发考虑问题,其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和生产折中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以企业收益与成本理论为基础,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选择适宜的全球生产网络空间集聚方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霞;冯德连;;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模式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栋伟;;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3期
3 苏桂富;刘德学;;浅析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经济学本质[J];生产力研究;2006年01期
4 苏晓艳;范兆斌;;产品价值链、内部治理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升级[J];经济纵横;2008年06期
5 向希尧;蔡虹;;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6 郑准;王国顺;;全球生产网络、俘获效应与集群企业转型升级——整合性分析框架与政策建议[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2期
7 邓智团;;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网络权力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吕健;;全球生产网络的建立与思考[J];特区经济;2013年05期
9 黄亚玲;张岩贵;;全球生产网络治理模式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年19期
10 金璐;冯德连;;我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兰陵;;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的中国配套产业链功能升级——以江苏省配套企业的调查为例[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学;中小企业路在何方[N];中国财经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国学;中小企业为何弱不禁风[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健;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夏彬;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企业价值链升级[D];苏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阳;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东南亚汽车业及技术进步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2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0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