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检验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是事关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了准确测评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各行业的竞争力情况,本文建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3~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量化分析了各子行业的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各行业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对竞争力的影响最大,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趋势,但彼此间相对竞争力呈现一定的震荡波动特征。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科研处;
【关键词】: 竞争力水平 高技术产业 行业差异
【基金】:天津市科委项目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纵向交易效率导向下管道燃气产业商业模式的构建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14LZLZF00072)
【分类号】:F276.44
【正文快照】: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1]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创了竞争力理论。[2]随后国外学者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分类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初步认识[J];安徽科技;2002年08期
2 王玉春;略论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7期
3 ;我国高技术产业面临新挑战[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5期
4 《我国高技术产业分类与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对高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的基本认识[J];中国统计;2003年03期
5 特木尔,张秀桥;内蒙古高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年04期
6 许江萍;政府扶持高技术产业:直接投入+政策创新[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年07期
7 周维富;重视国外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24期
8 秦琴;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效应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我国高技术产业提前两年达到“十五”规划的主要目标[J];有机硅氟资讯;2004年Z1期
10 冒小栋;胡跃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统计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庆国;;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陈敬燮;;校办高技术产业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蔡莉;马淑文;;高技术产业初始规模形成机理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张诚;朱东华;赖院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监测分析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红梅;匡暑炎;闫慧杰;;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地区动态评价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庆;刘云;蒋海军;侯媛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姚梓璇;王铮;;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杨蕙馨;王军;;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路径[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上册)[C];2004年
10 尹,
本文编号:725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72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