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定制研究——青岛红领服饰与佛山维尚家具案例
本文关键词:家族企业剩余控制权传承的地位、时机与路径——基于海鑫、谢瑞麟和方太的多案例研究
【摘要】:对于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之间的两难,主流研究一直试图以生产者为中心来寻求理论突破,而忽视了个性化需求黑箱的解构与供求路径贯通问题。本文针对这一分析盲点,从需求个性化与同质化对立统一属性的解析及其与大规模定制之间的对应、转换着手,通过理论建构和案例分析论证了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定制实现机理,为解决前述两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与经验素材。研究表明,借助互联网+的虚拟市场效应和数据化技术效应,企业可以在规模意义上通过个性化需求的同质化解构、同质化需求的标准化生产、标准化部件的个性化加总,达到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之间的无缝衔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定制使得以全面成本领先与差异化为核心的经典定位框架让位于平台、利基的新二元战略定位;而面向消费终端完美体验的"跨界"服务能力培育、供给侧生产与网络治理能力投资成为大规模智能定制的关键支撑。同时,就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定制蕴含着GVC扁平化、能力提升与平台包络三重跃迁空间。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大规模定制 智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平台运营商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网络治理研究”(批准号7137323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复杂产品生产能力比较研究”(批准号15AZD057) 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专业市场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的演进研究”(批准号16NDJC183YB)
【分类号】:F426.88;F426.86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效用、高成本”定制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低效用、低成本”之间一直处于两难状态,以致供求之间难以真正有效匹配。在特定的生产组织、交易与运作技术约束下,生产者不仅无法及时精准地掌握消费大众的个性化需求信息,也无法解决众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年03期
2 幸权;柴宗明;;智能制造关系中国制造业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3 ;三部门组织实施智能装备发展专项 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年05期
4 ;智能制造科技和机器人科技规划发布[J];工具技术;2012年05期
5 ;智能制造“十二五”规划强调机器人为培育重点[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08期
6 闫逢柱;姚霞;;智能制造冲击轻纺工业固有模式[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01期
7 雷源忠;21世纪的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J];中国机械工程;1992年02期
8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学术研讨会召开[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3年11期
9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22期
10 浙江省"两化融合"课题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进两化深融[J];信息化建设;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东朝莉;;智能制造推动建材装备向高端发展[A];中国水泥行业设备管理模式创新技术交流会文集[C];2013年
2 路甬祥;;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3 邬雁忠;;智能制造——提升企业新的竞争力[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付仙良;;数字化车间综述及示范项目[A];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陈统坚;彭永红;;智能加工控制系统:目标、特征与途径[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王安敏;崔伟;王辛立;;智能制造系统应用前景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祥明;政策“给力”智能制造装备 上万亿“金矿”待挖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2 于祥明;智能制造装备将保持高速增长[N];中国能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叶涛;政策护航 智能制造装备迈向“高精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4 MEB 记者 何s,
本文编号:804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80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