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职场排斥 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 道德推脱 组织认同 道德自我调节机制
【摘要】:员工在工作场所从事非伦理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有利于自己,也可能是为了报复或伤害组织和同事。根据这一逻辑,已有研究就职场排斥诱发的员工非伦理行为都是建立在利己动机的假设基础之上,而对于员工的利组织动机的非伦理行为研究不足。实际上,面对职场排斥,员工很可能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对人际关系进行主动修复,其中从事亲组织性质的非伦理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修复行为。基于道德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以组织认同为调节变量,检验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采用SPSS 18.0和AMOS 1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上下级配对调查的方式,收集来自武汉和上海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道德推脱在职场排斥与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组织认同在职场排斥与道德推脱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4)组织认同在职场排斥与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理论界较为忽视的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检验了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和高度的组织认同的调节效应,证明员工在遭遇职场排斥时通过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来应对是一个重要的理性选择,组织认同度较高的员工在面对职场排斥时更容易发生道德推脱问题和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验证了组织认同的"阴暗面"。研究结论为组织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权变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提醒管理者警惕职场排斥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并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鼓励高组织认同的员工采取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回报组织。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职场排斥 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 道德推脱 组织认同 道德自我调节机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130233)~~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基于道德自我调节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以组织认同为调节变量,检验职场排斥对员工亲组织性非伦理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采用SPSS 18.0和A-MOS 1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上下级配对调查的方式,收集来自武汉和上海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璐;杜明飞;韦慧民;;员工反伦理行为模型与影响因素评述[J];商业研究;2014年03期
2 罗克全;;经济活动:作为伦理行为的思想来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俞明;贾宏;;企业非伦理行为的内生性因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10期
4 黄宝东;;企业非伦理行为的组织原因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2期
5 张伟炜;;探究企业非伦理行为根源[J];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05期
6 李非;江峰;;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学术研究;2011年03期
7 王洪涛;;企业非伦理行为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8 于兆伟;;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的分析[J];中国外资;2013年10期
9 刘晓琴;;华人差序式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基于圈内人身份认知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10 黄宝东;;避免企业非伦理行为的组织对策探讨[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家水;;企业非伦理行为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2 ;国际干细胞研究会:干细胞临床转化准则[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舒晓村;组织内非伦理行为传染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郑显伟;非伦理行为实施者遭受旁观者攻击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陈红兵;企业伦理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桂平;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宁;公民非伦理行为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褚维;商业伦理教育对商学院MBA学生伦理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冷勇;绩效考核对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影响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楼巧萍;大学生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潘宇浩;团队内非伦理行为人际传导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李宏斌;营销人员非伦理行为形成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Nuran Ally Mwasha(卢然);上级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下属负面非伦理行为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宇;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前因及其影响机制探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杨洁;从个体控制感知角度探究权力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阳;社会型个体特质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1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87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