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企业实体化动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企业实体化动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典扎根理论 供应链控制力 价值网 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实体化
【摘要】:虚拟企业具有快速整合资源响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在企业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一些虚拟企业开始进行实体经营,呈现虚拟企业实体化现象。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1家中国本土的典型企业为案例展开研究,发现盟主企业试图提高其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是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动因,据此提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链控制力受到质量控制力、技术控制力、信息控制力、成本控制力、时间控制力、渠道控制力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构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轴承模型",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控制力的量化测评公式。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典扎根理论 供应链控制力 价值网 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实体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06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LZUJBWYJ041)
【分类号】:F27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名为《21世纪制造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中,Preiss等管理学者首次提到虚拟企业,之后,虚拟企业成为企业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焦点。然而,当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企业经营模式在商界大行其道时,虚拟企业实体化的现象却悄然而生。比如,美特斯·邦威(以下简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旭东;衡量;;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企业虚拟经营动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艳萍;王远;;虚拟经营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虚拟企业中介作用[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旭东;;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团队分裂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7期
2 贾旭东;郝刚;;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政府概念界定及组织模型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8期
3 叶永玲,王雷;虚拟经营的实践动因和理论依据[J];科技与管理;2003年05期
4 包国宪,贾旭东;虚拟企业研究基础——实践背景与概念辨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贾旭东;虚拟企业组织运行的基础环境与模式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王志涛;虚拟企业:一种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7 张夕勇;;企业发展阶段与管理创新[J];审计研究;2006年02期
8 杨波;张卫国;;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系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科,张敏;对虚拟企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0年04期
2 叶飞,郭东风,孙东川;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0年07期
3 刘来福;略谈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虚拟企业[J];探索与求是;2000年06期
4 陈加丰;制度短缺:现阶段在我国构建虚拟企业的深层制约因素[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5期
5 周兴;东信的“虚拟企业”管理理念[J];冶金政工研究;2000年06期
6 董成;浅论虚拟企业的会计主体[J];财会月刊;2001年12期
7 林慧丽;透视虚拟企业[J];经济论坛;2001年13期
8 李英;虚拟企业——组织适应变革的新模式[J];经济师;2001年03期
9 严安;虚拟企业的“务虚”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01期
10 缑延红;浅谈虚拟企业对会计的影响[J];山东审计;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良清;;虚拟企业系统的风险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万希宁;朱文波;;试论虚拟企业会计[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田中禾;廖祖冬;;私人利益假设下的虚拟企业合作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林;徐伟宣;刘同鑫;;试论“虚拟企业”的经济本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5 孙东川;叶飞;张彩江;;虚拟企业的绩效监控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博弈分析及其方案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硕;余宏;刘云;;虚拟企业评价支持系统[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青山;;虚拟企业的组建及运作管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包国宪;张晓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聂德怀;宋国防;管媛媛;;虚拟企业与合作竞争[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10 闫佳;陈雪波;王莉;;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过程以及方法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Quinta da Torre(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科技系;虚拟企业基础结构发展趋势[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2 王学军;虚拟企业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1年
3 王勉;虚拟企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潘乐群;“虚拟企业”面临“三难”[N];解放日报;2000年
5 ;网络时代虚拟企业应运而生[N];经济日报;2000年
6 海脉;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有何不同[N];经济日报;2000年
7 王恪;虚拟企业新模式[N];新疆日报(汉);2002年
8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 北京分公司投资顾问 解树江;虚拟企业一种新型企业形态[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9 致公党市委会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委员、中山证券鞍山营业部副总经理 叶林;支持发展虚拟企业[N];鞍山日报 ;2007年
10 刘美玉 朱佩杰;虚拟企业:信息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萍;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赵强;任务驱动的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红兵;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尊琦;基于耦合度的虚拟企业自组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陈一鸣;虚拟企业建立及运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高晚欣;虚拟企业构建及利益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胡欣悦;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郭长宇;虚拟企业组织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马仁钊;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丽;新全球化时代我国虚拟企业的发展与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嘉翔;基于类生物理论的虚拟企业稳定性评价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赵惠;敏捷虚拟企业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森林;虚拟企业的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常秋香;虚拟企业中伙伴协商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志峰;对虚拟企业的性质、设计及构建的探讨[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7 王彬;虚拟企业稳定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郝刚;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张瑾;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陈浩宇;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分析及管理[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1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2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