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6 14:20

  本文关键词: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用户参与 web2.0 知识转移 产品创新 价值创新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生产模式的改变,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企业的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要求企业必须对用户需求有所了解。现在,由于市场上商品种类的增多,用户的选择也比之前多了很多。用户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想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就要多与客户进行接触和沟通。用户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方式刚好为企业深入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了web2.0。web2.0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和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等特点。这些特点让web2.0技术应用受到很多用户的欢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参与到网络生活中。由于web2.0的广泛适用性和受欢迎程度,很多企业开始应用web2.0技术搭建自己的企业平台。在平台上与客户或者顾客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促进用户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以便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建议和意见。从企业平台用户身上获取的有关用户需求和用户建议的信息可以形成企业未来创新的知识源泉,为企业创新做准备。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信息。如果对这些信息加以好好利用,就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创新的知识。因此,怎样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成为当今企业和学者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涉及到知识的分享和知识的转移的研究。对于知识转移和知识分享的研究更多是关注于用户之间的知识分享和转移过程。由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模式的发展,企业更多希望能够从平台用户身上获取他们的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实现公司的创新和发展。本文根据以上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对于知识转移和创新的影响分析。对于用户参与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本文分别从用户参与的好处、用户参与类型、参与动机、用户参与阶段和参与模式以及用户参与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从这些研究中,本文主要就用户参与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表现的好处,提出让普通用户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来。对于影响用户参与的因素分别从参与动机和参与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平台交互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通过用户参与这部分文献综述,本文从中选取了参与乐趣、感知控制、用户个性和平台交互性四个变量作为研究影响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本文从知识的分类、知识转移的定义和知识转移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回顾。根据学者们对于知识的定义,本文把知识转移定义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从外部获取相关经验和知识的过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可以书面化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人们的思想、经验等,是难以书面化的知识。隐性知识带有个人特点,是很难转移和传播的知识。因此,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特性会影响知识的转移。再者就是知识的转移渠道、知识的发出方的合作性以及知识接收方接收知识的能力等都会影响知识的转移过程。根据这些文献回顾,本文对知识转移过程以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两个变量作为知识转移的中间阶段。本文假设用户参与影响因素会对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产生影响。最后,根据对创新的定义、创新的内容和创新绩效的文献回顾,本文选取价值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变量作为创新的研究内容。根据前面的变量选取和设计,假设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会影响价值创新和产品创新。至此,本文研究变量已经选取完毕。由此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模型。根据变量和模型设计出本文调研问卷。经过问卷的预调研检验,开始正式收取问卷。本次问卷采用电子形式收集,通过在网上发布问卷链接收集问卷。此次问卷调研人群涵盖了学生和上班人士。因此,调研范围比较广泛。本次问卷数据经过分析,被调研者年龄段分布、性别分布和学历分布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问卷收集数据是比较有效的。数据分析阶段对收集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主要是从克朗巴哈系数、因子分析、组合信度和平均方差提取值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经过信度分析对于问卷中的问项进行删除,把删除之后的问卷继续进行分析,直到信度分析达标。然后对数据进行效度分析。本文效度分析主要是对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分析。由于本文各个变量均来自以前的参考文献,因此,本文模型和数据内容效度达标。结构效度主要从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聚合效度是根据因子分析的旋转成分矩阵判断。区分效度是根据各个变量的平均数的相关系数矩阵的检验进行的。经过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本文模型和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接下来,就要对模型进行结构检验。本次模型检验是采用AMOS软件进行的。AMOS是比较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工具。经过检验之后,根据检验结果得知,本文模型拟合度较好。另外,本文模型中一共有7个假设是显著成立的,还有4个假设是比较显著成立的。其中感知控制对于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是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平台交互性对于集体知识的影响很显著,对集体协作的影响比较显著。参与乐趣则刚好相反,相比于对集体知识的影响,它对集体协作的影响更加显著一些。用户个性对于集体知识和集体协作的影响都是比较显著的。另外,集体协作对于集体知识是有积极影响作用的,而且作用显著。集体知识对价值创新有显著影响,价值创新对于产品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根据模型检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感知控制、参与乐趣、用户个性和平台交互性对集体知识和集体协作都有积极影响作用。其中参与乐趣和感知控制对集体协作的影响非常显著。说明参与乐趣和感知控制更会影响用户的协作行为。感知控制和平台交互性对于集体知识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说明这两个方面对于集体知识的形成很重要。用户个性对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集体知识和集体协作)的影响都是比较显著的,说明相对于其他三个变量,用户个性对于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弱一些。但是从对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影响系数的大小比较来看,用户个性对于集体协作的影响程度更大。由此可以总结出,用户个性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更能影响用户的协作意愿,而不是知识分享意愿。第二:集体协作对于集体知识是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的。由此可以看出,用户的协作行为是会促进集体知识的形成的。同时,参与乐趣、感知控制、用户个性和平台交互性对于集体知识的形成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三:集体知识对于价值创新是有显著的影响的。相对于集体协作对于价值创新没有影响而言,集体知识对于价值创新的影响作用很显著,说明知识转移过程是通过集体知识去影响价值创新的,而不是知识转移的每个阶段都会影响价值创新,或者可以说集体协作是通过集体知识间接影响价值创新的。第四:价值创新对于产品创新是有积极影响作用的。价值创新是对于用户需求的再认识和重新认识,同时也是基于创新价值对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再创造。因此,价值创新会是产品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而且价值创新对于产品创新的影响作用很大,它是直接影响产品创新的成果和效果的。所以,价值创新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很重要。第五:集体协作对于价值创新和产品创新都没有影响,说明集体协作并不会促进创新。另外,集体知识对于产品创新也是没有影响的。根据前面介绍过的集体知识对于价值创新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和价值创新对于产品创新的显著影响,可以得出:集体知识是通过价值创新间接影响产品创新的,而不会对产品创新产生直接影响。根据以上这些结论,对本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是丰富了用户参与的研究范围,结合了web2.0的环境特点来研究用户参与。因此,在研究中加入了平台交互性这个影响变量,并且证明了它对于知识转移过程的重要作用。再者就是在研究创新时,考虑了价值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阶段,并且证明了集体知识是通过价值创新间接影响产品创新的。本文研究中的这些新的结论都可以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参考。另外,根据本次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提供实际的参考建议。企业在以后的用户参与活动中要尽量考虑活动内容的有趣性。为了增加有趣性可以多在用户参与平台上发表一些有趣的话题,促进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要保证整个活动气氛比较轻松愉快,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用户的集体协作,促进集体知识的形成。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提供知识。
【关键词】:用户参与 web2.0 知识转移 产品创新 价值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F273.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13-17
  • 1.1.1 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13-14
  • 1.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14-15
  • 1.1.3 知识和信息的增多15-17
  • 1.2 研究意义17
  • 1.3 研究方法和整体架构17-19
  • 1.4 创新点19-20
  • 2. 文献综述20-33
  • 2.1 用户参与20-25
  • 2.1.1 用户参与的好处20-21
  • 2.1.2 参与用户类型研究21-22
  • 2.1.3 用户参与动机研究22
  • 2.1.4 参与阶段和参与模式研究22-23
  • 2.1.5 用户参与的挑战和困难23-24
  • 2.1.6 平台重要性24-25
  • 2.2 知识转移25-29
  • 2.2.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25-26
  • 2.2.2 知识的定义26-27
  • 2.2.3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27-28
  • 2.2.4 知识转移内容28-29
  • 2.3 创新29-33
  • 2.3.1 创新2.029-30
  • 2.3.2 创新的定义30-31
  • 2.3.3 创新内容31
  • 2.3.4 创新绩效31-33
  • 3. 模型构建和假设建立33-44
  • 3.1 模型构建33-34
  • 3.2 相关变量解释34-44
  • 3.2.1 感知控制34-36
  • 3.2.2 用户个性36-37
  • 3.2.3 参与乐趣37-38
  • 3.2.4 平台交互性38-39
  • 3.2.5 集体协作和集体知识39-41
  • 3.2.6 价值创新和产品创新41-44
  • 4. 问卷设计和收集44-50
  • 4.1 问卷设计44-45
  • 4.2 数据分析45-50
  • 5. 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50-60
  • 5.1 数据统计分析50-51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51-56
  • 5.3 结构方程检验56-60
  • 6. 结论和价值60-65
  • 6.1 结论60-61
  • 6.2 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61-65
  • 6.2.1 理论价值61-63
  • 6.2.2 实践价值63-65
  • 7. 不足和展望65-67
  • 7.1 不足65-66
  • 7.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4
  • 附录74-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岭;;用户参与新产品研发的设计流程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年03期

2 潘绵臻;毛基业;;企业级信息系统实施中的用户参与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10期

3 史波;;领先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0期

4 邓勇兵;;二看产消合一 让用户参与“营销”增值[J];中外管理;2007年01期

5 李霞;宋维维;郭要梅;谢笋梅;;领先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4期

6 张素芳;刘建准;徐刘靖;;企业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中的用户参与有效性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12期

7 ;让用户参与PC设计[J];每周电脑报;2006年06期

8 吴伟;;产品创新中用户参与的动力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9 彭韧;丁家乐;;在开放中生产精品[J];21世纪商业评论;2009年07期

10 钱坤;孙锐;;用户参与虚拟社区中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跃军;颜志军;;企业MIS建设中的用户参与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秋明;主动去找自己的茬儿[N];中国质量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马海邻;每周更新,靠百万用户参与设计[N];解放日报;2013年

3 朱夕子;满足需求才能成为神话[N];中国纺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波;大规模定制产品开发中的领先用户识别与参与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爽;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余洁;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评选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贤;社会网络环境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生产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王海平;用户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及其绩效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5 彭程;用户参与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史波;领先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7 陈昊;基于信任、涉入程度和感知风险的SNS用户参与行为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8 李中;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赵春琳;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信息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倪龙敏;用户参与微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3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83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