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C整合框架的国内动态能力研究评述
本文关键词:基于ABC整合框架的国内动态能力研究评述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动态能力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30种重要期刊为样本,从中识别出63篇关于动态能力的国内管理文献为分析样本,从动态能力前因(A)、行为(B)与结果(C)的ABC整合框架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和分析,归纳出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对正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下的中国企业和研究者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环境不确定性 战略管理 文献研究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CZH142;15YJAZH0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2052;71402055)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5060)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WYM_0010;2013WYXM0032)
【分类号】:F279.2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环境变得愈加充满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境下,TEECE等[1]提出了动态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峰;基于知识发展的动态能力进化[J];求索;2004年10期
2 鄢德春;;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有价值吗?[J];科学学研究;2007年03期
3 王铁骊;高阳;;复杂环境下动态能力的内涵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15期
4 张韬;;动态能力功效对资源基础的扩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06期
5 王建刚;吴洁;张青;施琴芬;张运华;;动态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6 张春明;张英华;;从动态能力到超动态能力——理论研究述评及前瞻[J];商业时代;2013年03期
7 李朝明;杜宝苍;林惠娟;;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协同知识创新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年01期
8 齐永兴;;内蒙古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影响因素与培育途径探索[J];前沿;2013年13期
9 陶志峰,陈殷华,易卫平;企业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J];生产力研究;2001年06期
10 唐春晖;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白景坤;顾飞;;动态能力生成的整合研究:惯例演化、战略更新及其组织嵌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尹丽萍;;基于动态能力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李辉;张晓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水平与组织动态能力[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主导逻辑重构及其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韵江;李青霞;;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实现资源和能力的互动吗?——基于辽渔集团的案例分析与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军;从核心竞争力到动态能力[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马浩;资源与能力:企业特定性与竞争优势[N];湖北日报;2006年
3 马浩;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我市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N];淄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磊;基于竞合互动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董保宝;基于网络结构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俊;动态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联盟绩效关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梁旭晖;基于稳定型战略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胥家硕;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俞枫;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海本禄;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卢剑峰;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明辉;动态能力对企业组织变革速度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曦子;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动态能力模型与案例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龙静;基于动态能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明晶;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绩效的作用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赛帅;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金超帆;信息技术、动态能力对物流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徐雪忱;基于动态能力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郑丽娜;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对经济型酒店战略转型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赵莉;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青霞;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4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8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