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事务型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物联网研发团队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4 18:32

  本文关键词:事务型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物联网研发团队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事务型心理资本 交互记忆系统 创新绩效 物联网研发团队


【摘要】:物联网作为国家新兴产业创新建设的重点,是高科技的典型代表,也是当前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的热点领域。本文以物联网企业常见的工作单位——研发团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团队成员事务型心理资本、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事务型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交互记忆系统及其各维度、创新绩效之间分别两两正相关,交互记忆系统在事务型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ZDIXM032 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行为特征与关键要素研究”,项目编号:NY212104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和知识创新以维持或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员工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承担者和创新主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资本的研究,但针对从事特定工作的群体和个体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知识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兆良;孙武斌;;团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2 王燕夷;彭灿;;非正式网络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年04期

3 张钢;熊立;;成员异质性与团队绩效: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09年01期

4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成员人格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J];情报杂志;2011年04期

5 莫申江;谢小云;;团队学习、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绩效:基于IMOI范式的纵向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9年07期

6 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7 周浩;;心理资本对任务绩效、关系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二秀;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滨楠;张庆普;;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知识存续路径与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炳成;丁浩;段洪亮;;商业模式创新、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6期

3 毛晋平;谢颖;;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及其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4 荣鹏飞;葛玉辉;徐敏;;TMT交互记忆系统、自反性与战略一致性[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6期

5 杨皎平;侯楠;邓雪;;基于团队认同对学习空间调节作用的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7期

6 莫拓宇;敖翔;;浅论个体心理资本和团体心理资本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开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赵富强;陈耘;唐辉;;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组织文化与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2期

8 姚艳虹;李扬帆;夏敦;;领导者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8期

9 昌旭晓;;员工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新疆上市公司为例[J];北方经贸;2014年08期

10 李进一;杨永丽;;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风险及其管理[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潘鑫;王元地;朱晓宁;;区域创新能力:一个技术多元化的视角[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海龙;肖剑杰;;半导体产业模块化知识网络对发明效用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赵书松;廖建桥;赵君;;本土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5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7 赵书松;廖建桥;赵君;;本土心理资本在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汪建康;肖久灵;李昆;;基于成熟度模型的企业知识演变机理与特征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9 黄海艳;苏德金;;非正式网络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10 王冠;周小虎;陈莹;;希望理论研究述评[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洪道诚;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整合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邵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熊立;交互记忆系统视角下的异质型团队知识整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汪洁;团队任务冲突对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王黎萤;研发团队创造气氛、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卢威;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对关联绩效影响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莫申江;并购变革背景下的伦理型领导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帅;知识视角下团队断裂带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凡美;学科教科研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伟;创业团队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方琦;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张春彩;团队异质性对不同规模团队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娟;销售团队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王颖;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式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李京;交互记忆系统对高管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倩;团队集体认同与团队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10 任燕;团队创业认知对创业决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冯俭;李凌云;;领导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3 郑建君;金盛华;;中国企业中员工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组织创新气氛为调节变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4 郝明亮;;心理资本前因变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5 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6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7 刘云;石金涛;;组织创新气氛与激励偏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交互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8 曹威麟;陈文江;;心理契约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9 姚凯;;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璐;赵峥;井润田;;个人人际网络特征对虚拟团队成员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斌;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韩翼;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史江涛;员工关系、沟通对其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陈公海;企业研发团队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胡玮玮;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文化的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徐建平;组织惯例的演化机制与效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柱轩;;心理资本研究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2 许锦雄;凌文辁;;心理资本及其开发述评[J];经济论坛;2009年19期

3 张红芳;吴威;杨畅宇;;论心理资本的维度与作用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靳宇倡;秦启文;;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5期

5 余建华;于振海;;心理资本——人的潜能根源[J];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6 陈永进;周研茹;;心理资本研究的元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李颖玲;朱,

本文编号:1140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140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