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要素应用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要素应用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站在国家信息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各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上定性了信息化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选择基于信息化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信息化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
【分类号】:F49;F124
【正文快照】: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球信息化与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技术要素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国产业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其综合实力。信息化包含了六大要素,分别为:信息化发展政策、信息化人才、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欣;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6期
2 贺力平;20世纪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1期
3 孙波;1978—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4 周绍朋;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5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直接启动消费需求是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高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技术经济;2000年03期
7 李宗福;收债:促进港口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J];交通财会;2000年02期
8 仲禾;今后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07期
9 冯雷;辽宁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税务;2000年03期
10 熊祖辕;美国的经济增长[J];统计与咨询;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9 焦方义;;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根本任务[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10 张宏亮;;陕西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5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7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8 华;韩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缓慢[N];金融时报;2003年
9 记者 赵金川;印尼经济增长加快[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乐绍延;日经济增长超预期[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6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7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马速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3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20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