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互联网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要】: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探索互联网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差异对互联网资源差异有着怎样的影响。通过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和GDP指数,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为了验证互联网资源和经济的关系,对互联网资源指数和GDP指数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能促进互联网资源的发展,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分析了我国互联网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解释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引发并加强"数字鸿沟"的现象。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1175,41329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3JJD840010)
【分类号】:F49;F127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人类带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在商务应用的不断深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生产力,互联网也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并且其重要性可能超越其他传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彬;陈双;李潇;;我国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模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3 刘桂芳;;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4 张平宇;刘文新;马延吉;;辽宁省互联网发展空间差异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5 张越;;依托互联网带动山西经济发展的探讨[J];经济问题;2010年06期
6 卢鹤立,刘桂芳;中国互联网与区域经济[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7 车效梅;李鑫;;中东国家互联网探析[J];西亚非洲;2010年11期
8 俞立平;周曙东;钟钰;;基于PANEL DATA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年05期
9 刘宇;;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效梅;李晶;;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大都市的崛起[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2 杜丽娟;邓卓鹏;路紫;康海娟;;我国“信息社会的地理学”关键研究领域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3 孙中伟;张兵;王杨;牛建强;;互联网资源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4 邓丽丽;张秋娈;樊华;路紫;郭凤云;;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差异及其检验[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5 曹瑞;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城市商业游憩网点空间竞争域划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3期
6 刘桂芳;;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7 董明辉;陈端吕;邹滨;杨宏;李世熙;;基于RITE模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8 孙中伟;王杨;;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9 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贺灿飞;刘志高;;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10 汪明峰;邱娟;;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省际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长坡;;基于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河南省工业旅游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维慰;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差异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董超;流空间形成与发展的信息导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哲;互联网对中国GDP贡献度测算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邓卓鹏;网站信息流衍生作用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卢姗;电子商业对中国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蓉;西方霸权话语与阿拉伯民族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陈颖;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孙唯;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及区域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娟;中国各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黄婷婷;基于CMM模型的互联网成熟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伍凌;中国互联网成熟度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宁蓓蓓;网络渠道对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岩;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阻力的文化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孙中伟;侯春良;;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合作模式与框架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3 孙中伟;金凤君;王杨;;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4 刘文新,张平宇;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5 汪一鸣;不发达地区区域开发的几个理论问题[J];地理学报;1993年06期
6 刘卫东,甄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7 刘卫东;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8 胡鞍钢,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9 刘慧;甄峰;梁作强;郑俊;魏宗才;;信息化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7年04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炯光;重庆市90年代以来的区域差异变化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继云,刘锋,孙良涛;云南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J];统计与决策;2005年22期
3 罗守贵;高汝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动研究——三种区域基尼系数的实证及对比[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4 杨少锋;;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年05期
5 张碧星;庄立会;暴向平;史瑞英;;区域差异研究方法评价与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6期
6 仵录让;;解读西部地区区域知识创新能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安杰山;;河南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08年28期
8 李富有;邹晓清;;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3期
9 贺文华;;FDI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前沿;2009年Z1期
10 沙利杰;赵国杰;李杨;;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叶芳;;1978年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林晓珊;;浙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一项基于客观指标的聚类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杨浩;林丽红;;中国对国际能源产品的价格影响力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GYURIS Ferenc;齐清波;;中国与东中欧区际与区域内发展差距的动态演变[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曾庆泳;陈忠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杨明俊;李晓玮;;200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格局演变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孟德友;陆玉麒;;河南外向型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态势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卞勇;匡耀求;黄宁生;;我国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差异性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朱宝玉;张辉;;2003-2007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道佳;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N];中国信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傅春荣;“吃喝玩乐”呈现区域差异[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记者 李雁争;消费增长出现区域差异 中西部潜力逐步凸显[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记者 丰捷;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N];光明日报;2010年
5 厉无畏;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N];联合时报;2008年
6 记者 潘峰 通讯员 施为国;东至借江强工依山富农[N];安徽日报;2006年
7 杨涛;以城市化促进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战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健玮;数字背后的建筑区域差异[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圣晖;中国经济高增长还能走多远?[N];中国信息报;2008年
10 熊学慧;“十一五”规划突出区域平衡:差异化影响政策取向[N];中国经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文宏;小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品;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郑久平;资本深化差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朱德进;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李宁;价格波动分配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严汉平;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西北大学;2004年
8 牟岩;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宏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李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杨凌;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红萍;中国区域差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2 许艳霞;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关系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3 李涛;后发优势理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马晓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木亮;外商直接投资与山东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汤薇;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王鹏;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杨光;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任启平;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侯晓惠;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差异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08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208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