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两化融合与内生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11-22 15:14

  本文关键词:两化融合与内生经济增长


  更多相关文章: 后发优势 两化融合 协同演化 内生经济增长


【摘要】:后发优势的来源之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协同演化的背景下,尝试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引入到协同演化模型中,利用合作系数的乘积衡量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刻画两化融合的动态演变进程,构建了包含两化融合因素的经济增长R-C-K模型,刻画两化融合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参与生产的均衡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当两化融合匀速增长时,两化融合的演进并不能带来经济系统人均有效产出、人均有效资本或人均有效消费的增加,会带来社会总产出、总资本和总消费的稳步提升;当两化融合的动态变化发生跳跃时,经济系统稳态值发生跃迁,人均有效产出、人均有效资本和人均有效消费量上升到更高水平,而社会总产出、总资本和总消费量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研究”(13&ZD019) 教育部创新团队“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IRT13029)
【分类号】:F424;F49;F124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2 林莉;葛继平;;协同管理视角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3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4 金江军;;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1年10期

5 谢康;肖静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个理论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万建香;;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路径KMS——企业微观层面的传导机制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7 谢康;李礼;谭艾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J];管理评论;2009年10期

8 芦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以中山小榄镇五金集群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年02期

9 谢康;肖静华;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年02期

10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进;徐盈之;;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现实基础与水平测度[J];经济评论;2016年04期

2 李宝玉;黄章树;陈翠萍;;福建省制造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效率研究及实证[J];情报科学;2016年07期

3 刘晓欣;宋立义;梁志杰;;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4 刘新智;刘雨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06期

5 沈捷;;浅谈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的融合模式[J];信息化建设;2016年06期

6 吕倩;张杏梅;;河曲县经济发展研究[J];城市地理;2016年10期

7 张亚琼;;连锁加盟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年04期

8 朱熹雯;张译丹;;工业4.0时代下江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6年14期

9 颜双波;;我国物流产业与四化同步发展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年05期

10 梁良;;中国高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民;;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新兴经济的新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2 金碚;;资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道路[J];求是;2011年18期

3 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4 谢康;肖静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个理论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6 茶洪旺;胡江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财税政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姜涛;任荣明;袁象;;我国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面板数据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6期

8 葛继平;林莉;黄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9 王晰巍;靖继鹏;刘铎;马思思;;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及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8期

10 陈佳贵;;工业化进程与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勇;;西方学术界关于协同演化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眭纪刚;;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理论与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3 李文华,韩福荣;企业种群间协同演化的规律与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4 李庆东;;创新系统内知识协同演化过程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23期

5 于焱;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演化理论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12期

6 张薇;;基于协同演化视角论审计合谋的治理[J];财会月刊;2011年06期

7 张伟民;张阳;;竞合型城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35期

8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李菲菲;;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协同演化及状态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饶志明;刘小新;;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演化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10 饶志明;;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协同演化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德;程芸;;经济与文化的协同演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李菲菲;;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协同演化及状态评价[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任丽丽;苏丹;;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吴际;石春生;金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化适应性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召宜;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洁;基于协同演化的企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饶志明;企业制度和战略的协同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孙启贵;技术与社会的创新及其协同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丁卫平;粗糙集属性协同演化约简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潘安成;基于组织适应力与战略选择协同演化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黄林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呈军;关于地震灾害不同救援模式的博弈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丁欢;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陈静;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玲玉;基于云平台的东岳汽车公司价值链协同演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

5 刘娜;技术的生态适应性及协同演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洪枢;生态系统种群协同演化的研究及仿真[D];福州大学;2011年

7 陈君;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茜;基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协同演化战略[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年

9 黄明明;基于生长约束的多层复杂网络协同演化建模方法[D];东北大学;2012年

10 周云飞;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15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215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