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江苏省网络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01:14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网络信息消费水平测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两化融合 网络信息消费 网络信息消费测度


【摘要】: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网络信息消费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以两化融合水平、信息网络现状、硬件和软件发展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网络用户现状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对网络信息消费进行测度,力求以充足的数据真实反映江苏省网络信息消费水平。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ZDIXM013)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化社会是利用无形的信息创造新价值的社会。关于信息化的标志,不同地区学者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例如,我国学者多把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扩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以及信息产业的领域扩大和超常发展看作是信息化的典型代表,而欧美学者多从就业变化上来把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庆锋,郑建明,王育红;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之构建[J];情报科学;2000年09期

2 郑建明,王育红,张庆锋;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J];情报科学;2000年10期

3 张少锋;郑建明;;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主体素质及其测度[J];情报科学;2007年01期

4 马哲明;靖继鹏;;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年03期

5 宋海艳;郑建明;;社会信息化之信息资源测度指标构建及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思兵,盛旗锋;关于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盛功平;安徽省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定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郑丽;;档案信息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探索[J];档案与建设;2007年02期

4 侯宝柱;冯菊香;贺灵敏;秦敏;;社会信息化的概率权数测度模型及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3年03期

5 王知强;陈本士;安慧姝;;基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信息主体素质知识模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6 屈超;;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述评[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5期

7 姜鑫;;刍议“长尾理论”在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3期

8 石洪斌,陈畴镛;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10 郑英隆;王勇;;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差异成长[J];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白云峰;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马哲明;信息消费机制及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瑞英;信息资源配置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杜方冬;我国医院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王福强;信息化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小建;道路运输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吴剑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周骥;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海;基于GIS的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猛;区域卫生信息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楚实;我国区域信息化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

4 黄郴;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综合评价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张忠秋;新世纪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李羽;中美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盖爽;江苏省加快发展B2B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刘灿姣;我国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盛旗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英隆;;信息产品消费的运行系统[J];经济学家;1991年05期

2 刘春年;国家创新体系与信息消费方式的整合与互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3 张庆锋,郑建明,王育红;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之构建[J];情报科学;2000年09期

4 沙勇忠,刘焕成;信息环境演化对信息消费的影响[J];情报科学;2001年12期

5 丁莉,樊春华;试论信息消费与信息差别定价[J];情报科学;2003年06期

6 邓胜利,况能富;学习型企业的信息消费研究[J];情报科学;2004年08期

7 邓胜利,况能富;企业信息消费满意度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05年10期

8 朱红;;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06年02期

9 刘勇;黎婷;;学习型企业信息消费满意度指数研究[J];情报科学;2006年07期

10 万里鹏;郑建明;;社会信息化测度逻辑分析[J];情报科学;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章;;“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信息资源整合的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宿建光;;江苏省罗志军省长作出批示 充分肯定互联网和通信管理工作[J];江苏通信;2009年01期

3 苏少林;;在荣光中记取 在继承中开创 江苏通信业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J];通信世界;2009年39期

4 姚国章;王莉;;长三角通信一体化及江苏通信业的发展对策[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曹群辉;陈军;;加快江苏省物联网发展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6 钮泉娜;江苏省吴江市15个镇成为电话千户镇[J];现代电信科技;1995年06期

7 严秉樟;张超;;江苏省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1997年09期

8 杨海玉;有声有色的江苏省“家庭上网工程”[J];通信世界;2002年14期

9 ;行业要闻[J];江苏通信;2007年06期

10 乔振;;江苏铁通2008年将深入推进业务转型[J];江苏通信;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前言[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彬;;信息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发挥通信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江苏联通系列拥军活动进军营[N];人民邮电;2007年

2 张晓东;江苏联通与百安居开展全面合作[N];人民邮电;2006年

3 周春柏;江苏电信电子售卡充值缴费受欢迎[N];人民邮电;2006年

4 茅文雅;江苏管局“局长信箱”真管用[N];人民邮电;2007年

5 博宇;江苏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苏州浩辰自主创新模式备受关注[N];中国信息报;2006年

6 李传涛邋曲涛;江苏电信:改变了的生意经[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责任,江苏移动“助推器”[N];新华日报;2008年

8 钱国斌 周奇彬;“爱心邮路”彰显人间真情[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陆丽云;赵国庆的双手排信法[N];中国邮政报;2006年

10 张晓东;江苏联通万名监督员上岗[N];人民邮电;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许慧玲;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秀玲;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王金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梅波;江苏电信业务转型与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涛;江苏省信息产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5 李冬昕;欧盟“两指令”对江苏信息产业的影响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6 樊璐;江苏电信转型业务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杨玮;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陶拯;沪宁线信息产业带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晓辉;邮政金融改革中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建忠;江苏电信系统集成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8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1268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