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9:41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客户也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转型中的中邮物流来说,产生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对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邮政物流的运作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还可以为其他与邮政物流有相同特点的转型的国有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将先进的理论模型运用到企业实际的运作上,既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又能检验理论的效果。由此可见,本文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归纳推理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导论—邮政物流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分析—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实施策略—江西邮政物流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的实证分析为主线,对邮政物流的协同管理运作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章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协同学视角对邮政物流系统的自组织性、序参量特点、协同现状等进行了审视,用层次归类法找到了邮政物流系统的序参量—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邮政物流系统有序度的测评模型,构造了邮政物流系统的协同管理运作模式。然后对重塑企业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协同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江西邮政物流为例,对其协同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以下观点: (1)邮政物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邮政物流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处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在邮政物流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下,各部门、各参量之间协同合作,其中一方支配另一方,同化对方,再进一步支配其他参量,同化其他参量,如此循环,推动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转化。当然,邮政物流系统作为一个社会自组织系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邮政系统的自组织具有自觉性;邮政物流的自组织程度取决于具有主管能动意识的人;邮政系统自组织具有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的能动性。 (2)邮政物流系统的序参量是管理能力。通过层次归类法,将邮政物流系统的子参量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形成管理能力这个决定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对整个系统的演化有主导性作用的序参量。管理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邮政系统的演化程度,可用来衡量邮政物流的有序度。 (3)邮政物流系统的有序程度可用有序度测量模型来度量。有序度测量模型是对系统的有序程度进行测量的一种主观方法。对邮政物流来讲,管理能力作为序参量,代表了邮政物流的有序程度,因此通过对邮政物流管理能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可以进一步衡量其有序程度,具体运用的方法有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等。 (4)邮政物流系统的协同管理包括重塑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四个主要措施。邮政物流协同管理体系构建的原理是通过对系统的序参量施加一定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促使序参量不断增大,进而提高系统的有序程度。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要做到重塑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优化网点线路等四个主要措施,就可以对底层参量产生推动作用,底层参量间的协同运作进一步对序参量产生推动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618;F252
本文编号:2711647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618;F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2 沈晓珊,刘东;从系统论看企业网络的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3 刘汉进,陈俊芳,诸葛良;国有企业集团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03期
4 刘建波,李柏洲;企业进化系统的序参量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灵;电子商务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11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71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