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我国新型电信监管体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6:05
【摘要】: 电信业已经从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变成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电信监管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并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仍遭到社会的质疑和批评,其基本模式和核心价值观念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电信用户的利益。因此,建立符合以电信用户为中心、适合市场环境的新型电信监管体制已是当务之急。 本文建立在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电信监管体制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叙述了我国电信监管体制的发展情况,阐明了当前电信业发展的现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比部分国家电信监管体制的特点,从国外先进电信监管体制中寻找有益的启示;吸收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对电信监管机构的职能和机构建设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大量资料、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立足于竞争法原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我国现行电信监管体制对电信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既推动电信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这主要包括新“寡头垄断”,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利益难以平衡,电信网络安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刻揭示了现行电信监管体制存在法律缺位、自身定位不明确、监管手段缺乏、监管机构建设滞后等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创设了新型的电信监管机制,提出了构成该体制的基本框架;并以电信法出台为契机将其制度化、规范化;综合运用监管的经济利益和激励理论、行政法原理和权利救济原理,从多个角度为新机制的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和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电信监管多元化目标、基本原则、监管职能的范围、管理行业的手段等要素。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626
【图文】:

电话用户,固定电话,容量,互联网


第四章 我国现行电信监管体制分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 1998 年到 2007 年这十年间,全国电信资费大幅度下降,比如自 2003 年到 2007 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累计下降了 53%;电信业务不断丰富,如 WAP、短信息、3G(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等业务纷纷涌现;普遍服务取得巨大成就,已有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全国互联网上网用户达到 2.1 亿人,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16%;电信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光缆线路达到 573.7 万公里,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 1747.0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 51116.3 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 85316.3万户,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 8539.2 万个;到 2007 年 10 月,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 9 亿户大关,达到 90213.0 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7068.3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53144.7 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用户规模均保持世界首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涛;;德国电信业监管与启示(一)[J];当代通信;2006年12期

2 何霞;;我国电信监管改革历程与发展方向[J];电信技术;2006年11期

3 余晖;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4 刘新梅,刘胜强;我国电信管制机构改革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6期

5 吕廷杰,钱琼;竞争环境下普遍服务政策的经济研究[J];通信世界;2002年30期

6 刘伟;;西方政府改革运动实践模式演变的回溯分析——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演进视角的考察[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1期

7 尚清涛;韩国的电信管制及电信市场[J];世界电信;2002年05期

8 宋灵恩;;世界主要电信管制改革模式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2792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792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