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01:57
【摘要】:在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起重要影响的技术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我国始终缺乏竞争优势,如果没有合理的产业技术路径设计和战略举措则很难实现技术追赶,更谈不上技术跨越。因此在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联网领域,我国需要进行战略设计,快速采取合理的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培育核心技术,以提升我国在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比较优势丧失核心技术获得产业竞争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格局。 本论文结合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GLB004),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为研究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从“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去向何方)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何种状态)区域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如何到达)”的研究逻辑出发,明晰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厘清物联网产业技术系统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藉此构建以专利为主要知识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呈现其技术发展现状,挖掘竞争优势;最后基于物联网产业技术链的构建设计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以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为信息采集源,按专利被引证率高低选择了27家在物联网技术领域领先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专利共被引矩阵,并以此基础运用聚类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析出物联网四大技术研发方向及其关键技术。 (2)依据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产业技术竞争力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借鉴波特钻石模型,从研发要素、市场需求、技术实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产业技术系统要素,厘清了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藉此构建了产业技术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竞争优势与不足。 (3)从构建产业技术链的角度厘清“产品、关键技术、研发需求、研发资源”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并提出保障其顺利实施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9;F273.1
【图文】:

联网技术,聚类,企业技术,工业自动化


图 3-2 物联网企业技术研发方向聚类从聚类结果看,物联网技术主要形成了四大研发方向:第一,汽车、工业自动化传感及其控制单元;丰田,福特、本田、雅马哈、日本电装、三菱电机公司都是汽车领域机械制造、电子自动化龙头企业,这充分反映了物联网技术在汽车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国际上汽车领域巨头特别是日本的汽车企业早已着手研发汽车领域物联网技术,反映其较强的竞争实力。第二,生化传感、通信组网及虚拟传感器融合技术;霍尼韦尔公司产品涉及安防、航空、工业控制等领域,其在传感器制造方面实力很强,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强项主要在于组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第三,中间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第四,图像、定位及喷墨传感与处理。图像传感器是目前物联网技术的研发热点,与之相关的专利数量庞大,佳能、柯达、三星、夏普、富士胶片等公司在图像传感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澳大利亚的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在喷墨打印机的喷墨传感领域技术创新实力强。(其中考虑到波音和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的产品将其归入图像定位传感与处理)表3-5物联网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高频词,专利,公司,词频分析


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三章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3.4 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词频分析法作为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利用对某一研究领域文献或专利的高频主的统计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或关键技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联网各研究方专利摘要内容进行词频统计。本章将运用 Antconc3.2.0 词频分析工具,分析过程如下图 3-4 所示:

词频统计,公司,专利


Honeywell公司专利词频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季;国际产业技术转化趋势、特点与启示[J];化工技术经济;1994年03期

2 惠永正;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5年05期

3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6年03期

4 束军意;台湾产业技术发展的阶段性财税政策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5期

5 ;2008玉米产业技术年会暨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会议 预备通知[J];作物杂志;2008年05期

6 ;2008玉米产业技术年会暨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会议预备通知[J];中国种业;2008年11期

7 ;中央媒体聚焦广东率先实施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 “用科学方法谋划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抗金融风暴[J];广东科技;2009年05期

8 秦应和;;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简介[J];农业知识;2011年03期

9 胡天民;;现代产业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论有效利用国外技术资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03期

10 纪伟;贯彻《纲要》精神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新锋;;低碳经济视角下贵州省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2 姜光磊;;基于宏观视角的消费需求实证研究[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3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龙立荣;陈雪玲;;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赵伶俐;;当代中国青年审美价值观实证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童莹娟;王乔君;;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李素云;赵京生;;试论王清任是经络实证研究的开创者[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8 彭国胜;;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的构建——基于贵州省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远梅;;对体育营销中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实证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10 李瑞;;武汉市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八个乡镇的调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婧;智能电网产业技术 发展国际论坛举行[N];常州日报;2010年

2 ;鼓楼区与南工大携手引进产业技术领军人才[N];新华日报;2010年

3 丁长伟 张林法 顾涌 金忠英;十大平台撬动吴江集群产业技术提升[N];江苏经济报;2010年

4 记者 孙丽萍;厦门产研院创新大厦开建[N];厦门日报;2010年

5 实习生 史博臻 记者 任荃;上海将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N];文汇报;2011年

6 雷智学 杨帆 记者 谢安聪;二○○七“国际苹果产业技术论坛”在洛川举行[N];延安日报;2007年

7 记者 郑小玲;玉米油产业技术借“机”升级[N];消费日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白清荣;山西加强煤化工产业技术研发[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记者 李佑民邋陈圣强;国际苹果产业技术论坛在洛川举行[N];陕西日报;2007年

10 省科技厅 王学雷;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与应用[N];安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5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薇;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谭小平;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成都市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君;北京市CBD地区白领员工“过度劳动”状况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施军;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实证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韩剑宇;博客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宋晓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体因素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超;上海股票市场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蓓蓓;辽宁省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超娴;公司治理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沈俊媛;昆明地区自助加油站用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0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00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