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中国联通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1:20
   2009年,随着第三次中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形成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家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同时国家给这三家公司颁发了三张不同技术标准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简称3G)网络牌照,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正式进入了3G时代。 基于国家给中国联通颁发的3G牌照是WCDMA技术标准的,全世界有80%的3G运营商采用的是基于WCDMA技术标准的3G网络,这个3G标准是产业链最成熟、应用最广的3G标准,因此,在3G时代,对于中国联通发展而言,既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对手强大的压力,3G时代中国联通如何突出重围,从行业的追随者转变为行业的领跑者,3G的营销策略制定尤为关键。 从2008年底开始,随着电信重组的完成,中国联通开始进行W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本文通过对中国联通现阶段试商用期间的3G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找出目前中国联通的3G营销策略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现阶段在3G业务导入初期要以低的3G特色业务资费来吸引用户体验3G业务,从客户需求不同的角度来细分3G市场,从家庭用户、时尚用户、商业用户和专业用户四个不同目标客户群来进行目标客户定位,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手段来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避免重复当年CDMA网络营销失败的错误。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626
【部分图文】:

品牌,中国联通,标志设计,角度


在3G时代,为客户提供精彩的信息化服务。2、标志设计图10:标志来源取豁中圈结标识的中闯部分新的“沃”品牌的标志选自原来联通如意结品牌中的一部分,如图10,从文化角度看,来自中国联通盘长图中的一部分,既传承,又现代;从特色角度看,从单纯的消费者导向发展成多方位导向的全功能标识;从差异性角度看,以崭新的、个性化面孔迎接3G时代,区别于业内品牌。因此,中国联通最终设计总的“沃”品牌的标记如图11。图n:标志设计3、“沃”品牌的传播特色一个品牌要容易记,容易扩散才能称为成功的品牌。“沃”品牌就有如下特点。如图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娜;;论文化营销及其实施[J];北方经济;2005年16期

2 陆娟;论品牌发展战略目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朱思群,赵其斌,李玉坤;《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的市场竞争战略[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4 韩志伟;;论科技学术期刊与效益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6年01期

5 蓝燕玲;出版营销应从市场导向营销走向社会导向营销[J];编辑之友;2004年06期

6 傅赛凤;现代企业需要绿色营销[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7 彭雅瑞;新经济环境下推动企业成长的项目导向战略规划[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8 张莉;整合营销传播及出版社品牌形象建设[J];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12期

9 刘艺琴;刘艺;;图书广告如何做活市场?[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1期

10 武刚;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导入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考[J];城市燃气;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志平;李妍;田宝玉;胡新川;;WCDMA网络规划中的模型校正和网络仿真[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赵妮丽;;WCDMA系统的容量和覆盖的关系[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高冬莉;;市场细分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武刚;;我国城市燃气行业导入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卫东;;试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信息营销战略:IMS[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桂鲲鹏;张昕;程新洲;;WCDMA系统规划中的传播模型校正[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宁;;频率规划在TD-SCDMA系统中应用的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善轩;企业营销组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3 孙淑生;企业集成系统和企业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程宏伟;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戴志敏;国际风险资本运作、退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宋祖华;媒介品牌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孟凡生;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刘秋华;配电网开放模式下电力销售企业购售电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姜军;企业专利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先艺;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上海梦彤洗涤用品有限公司洗衣粉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2 胡卫庆;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力战略与对策初探[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林虎;基于FSP方法的营销组织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吴荣;新产品的设计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程华;报纸品牌个性塑造[D];广西大学;2003年

6 庞德权;MM跨国公司半导体材料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黄振东;哈尔滨亚麻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战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朱晓e

本文编号:2808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08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