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纵向研发合作的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274;F626;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的研究
2.2 供应链合作伙伴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2.3 合作研发投入与激励的研究现状分析
2.4 供应链的纵向研发合作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2.5 总体评述
3 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电信信息产品及特征分析
3.2 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形成与发展
3.3 电信信息产品合作开发模式国际借鉴
3.4 我国电信信息产品合作关系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4 本文的理论基础
4.1 供应链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运用
4.2 博弈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运用
4.3 激励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运用
5 电信信息产品纵向合作基本模型分析
5.1 基本假设及模型构建
5.2 单一合作模型分析
5.3 多个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型分析
5.4 惩罚机制下SP欺诈的模型分析
5.5 本章内容小结
6 电信信息产品供应链研发合作模型优化分析
6.1 动态准入模型分析
6.2 纵向研发合作激励机制设计
6.3 本章内容小结
7 实证研究
7.1 实证研究设计思路
7.2 基于电信信息产品发展阶段的监管政策影响分析
7.3 一对一研发合作实证研究-以校园市场电信信息产品为例
7.4 多服务提供商与一个运营商研发合作实证研究
7.5 本章内容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
8.2 政策建议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晚春东;谷力群;齐二石;;基于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收益分配协调机制[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2 潘淑清;;供应链管理中合作研发机制博弈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3 董庆蓉,蒋纯红;对工作团队的薪酬制度的改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4 郭敏,王红卫;合作型供应链的协调和激励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4期
5 曹俊,熊中楷,赵泉午;基于二次消费且电信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收益分享合同[J];系统工程;2005年03期
6 赵小惠;陈菊红;孙林岩;苏菊宁;;制造商-供应商协同产品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2005年06期
7 王晓萍;赵晓军;;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8 葛艾继,郭鹏;产品分成合同模式和回购合同模式比较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1年11期
9 常志平,蒋馥;固定比例分担费用情况下信息共享的最优范围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10 张玉林,陈剑;供应链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信息共享协调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安宇;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与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汪蓉;信息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斌;团队利润分享和奖金激励机制有效性之博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丽伟;供应链企业合作的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孔晓波;移动增值业务商业模式的借鉴与创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范名骏;电信产品信息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刘娜;电信业供应链分析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徐晓鸣;面向技术溢出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研发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张静;不对称风险偏好下供应链协调激励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红霞;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及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胡凯峰;信息共享机制对移动增值业务渠道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赵淑娟;电信信息服务产品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3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