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22:15
   本文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创新演进趋势提出了分布式创新的概念。在Web2.0阶段,互联网成为社会平台,大众成为参与主体,这一背景推动了分布式创新,这是创新模式长期沿着开放协作方向演进的最新表现。分布式创新的基本特征在于参与主体的非特定化和灵活协作,具有扩大创新源泉、评价创新信息、融合不同专业和组织灵活多样等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创新应该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目前,关于创新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很多,但国内对分布式创新模式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着诸多空白点及难点。 本文将开源软件作为分布式创新的典型案例。开源开发模式近年得到广泛关注,在现有传统软件开发的经验上发展开源软件,为中国软件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回顾传统软件开发过程的主要方法,重点地研究了开源软件过程。针对开源软件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开源软件过程模型,分析其开发步骤。通过对传统软件过程和开源软件过程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软件过程和开源软件过程需要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通过对传统软件开发和开源模式的分析,研究了开源软件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并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开源软件运动的内因。 文章还解析了维基与Web2.0核心理念及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维基的特点、分类和使用方法的归纳,分析了维基百科的发展及最新动态并重点探讨了维基经济学的应用和前景。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在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全球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并实践分布式创新,企业应用分布式创新主要包括员工、用户和社会大众三种基本形式,通过案例剖析对的每种形式的特点及三种形式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因此分布式创新的模式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正确认识和掌握国外关于分布式创新研究的动态,对于推进我国创新研究的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创新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49;F273.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和分布式创新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和创新
        一、互联网的特征和应用
        二、互联网对创新的影响
        三、创新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 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创新
        一、Web2.0和分布式创新
        二、分布式创新概述
第二章 开源模式研究
    第一节 开源模式和传统软件开发比较研究
        一、传统软件开发模式
        二、开源软件开发模式
        三、开源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开源软件运动和科学伦理精神
        一、开源软件运动:技术还是哲学?
        二、开源软件哲学及其制度:Copyleft和GPL
        三、科学伦理精神:开源软件运动的哲学基础
        四、开放科学:开源软件哲学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回馈
    第三节 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看开源软件运动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开源软件运动的影响
        三、开源软件运动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第三章 分布式创新的应用
    第一节 维基经济学
        一、维基百科和维基思想
        二、维基经济学的意义
    第二节 分布式创新企业
        一、企业分布式创新的动机因素
        二、企业分布式创新的特征
        三、企业分布式创新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分布式创新的问题和局限性
    第一节 分布式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问题
        二、开放统一标准的问题
        三、开源软件的安全问题
    第二节 分布式创新的局限性
第五章 启示和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琦;李宁;;开源开发模式与传统软件过程的关系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肖希明,吴敏;论科学研究与发展(R&D)信息保障政策建设[J];图书与情报;1998年02期

3 马治国,王黎;开放源码软件开发使用中的专利风险与对策[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7期

4 倪光南;;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J];程序员;2007年01期

5 朱朝晖,陈劲;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6期

6 柯伟;陈衍泰;司春林;;开放源代码创新社群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7期

7 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郑刚;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3年S1期

8 余芳珍;唐奇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创新源管理[J];科学学研究;2007年S1期

9 陈伟;;开源社区在中国[J];软件世界;2006年14期

10 邵炜;;国内社区的困惑[J];软件世界;2007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艳;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8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2838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