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8:29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我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对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差异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第一,依照数据分析结果,基于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信息制造业初步划分为5大等级,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即越高等级之间差距越大,等级上各省、市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第二,从动态的时间维度研究了近十年中国31个省、市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轨迹,其中,1/5以上的省市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下降,而其余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呈不规则波动;第三,研究表明在三大经济圈中,长三角信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最强,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技术创新实力呈增强趋势;珠三角地区信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排名第二,并且发展趋势基本平稳;环渤海地区排名...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07 年 31 个省、市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五等级区域分布图
根据排序位置上升、稳定、下降、上下波动等不同变化,将 1999—2007 年31 省、市综合得分排序变化进行分类(见图 3.4),以查看各省市信息制造业综合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从图 3.4 可以看到,全国 1/5 以上的省、市如浙江、安徽、江西等的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 以上的省、市如广东、江苏、上海等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稳定,不到 1/3 的省、市如重庆、贵州、广西等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下降,而其余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呈不规则波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高勇. 广东科技. 2008(16)
[2]信息产业内部要素的贡献度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以桂林为例[J]. 杨怀珍,丛晓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4)
[3]中印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的经济学分析[J]. 沈开艳,黄国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08(07)
[4]电子信息企业的R&D投入作用探析及影响因素[J]. 陈昌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5]我国信息产业链逻辑结构解析[J]. 蒋霞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贸易政策[J]. 郑春芳. 商业研究. 2008(07)
[7]信息技术专利、标准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J]. 童有好. 经济研究参考. 2008(37)
[8]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的启示[J]. 王小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9]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J]. 廖家财. 企业经济. 2008(06)
[10]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外贸结构的特点与趋势[J]. 张厚明. 经济前沿. 2008(06)
博士论文
[1]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D]. 李敏.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D]. 毛武兴.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陈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论区域创新对区域差异的影响[D]. 朱锦秀.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 吴范莉.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485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07 年 31 个省、市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五等级区域分布图
根据排序位置上升、稳定、下降、上下波动等不同变化,将 1999—2007 年31 省、市综合得分排序变化进行分类(见图 3.4),以查看各省市信息制造业综合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从图 3.4 可以看到,全国 1/5 以上的省、市如浙江、安徽、江西等的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 以上的省、市如广东、江苏、上海等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稳定,不到 1/3 的省、市如重庆、贵州、广西等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下降,而其余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呈不规则波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高勇. 广东科技. 2008(16)
[2]信息产业内部要素的贡献度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以桂林为例[J]. 杨怀珍,丛晓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14)
[3]中印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的经济学分析[J]. 沈开艳,黄国华. 上海经济研究. 2008(07)
[4]电子信息企业的R&D投入作用探析及影响因素[J]. 陈昌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5]我国信息产业链逻辑结构解析[J]. 蒋霞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贸易政策[J]. 郑春芳. 商业研究. 2008(07)
[7]信息技术专利、标准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J]. 童有好. 经济研究参考. 2008(37)
[8]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的启示[J]. 王小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9]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J]. 廖家财. 企业经济. 2008(06)
[10]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外贸结构的特点与趋势[J]. 张厚明. 经济前沿. 2008(06)
博士论文
[1]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及政策研究[D]. 李敏.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能力研究[D]. 毛武兴.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陈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2]论区域创新对区域差异的影响[D]. 朱锦秀.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 吴范莉.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44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354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