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本文关键词:“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信息安全 信息社会 国际研讨会 社会科学院 信息开发 网络空间 中国科学院 信息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正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0日在沪召开。来自美国、日本及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科学院、中电集团信息技术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就"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主题进行交流研讨。会议重点聚焦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开发与保护"、"网络空间国家数据权的战略与政策"、"面向信息消
【关键词】: 国家信息安全 信息社会 国际研讨会 社会科学院 信息开发 网络空间 中国科学院 信息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信息技术研究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0日在沪召开。来自美国、日本及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科学院、中电集团信息技术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霞;;中国政府信息安全刻不容缓[J];经济与信息;1999年12期
2 ;业界动态[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年07期
3 秦丽;;漏洞有库[J];信息方略;2009年24期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0年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年04期
5 冯维超;;“法普西”与俄罗斯信息安全[J];计算机安全;2002年10期
6 曲成义;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安全;2003年11期
7 钟卓新;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诌议[J];计算机安全;2003年03期
8 李莉敏;;联想网御力推“等级化安全体系”[J];电力信息化;2005年06期
9 卞斌;“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一期工程通过验收[J];信息网络安全;2002年01期
10 一丁;;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第三个基地挂牌成立[J];中国高新区;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良颜;余翔宇;;广东省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王钢;;创建公平信息社会 服务三农 服务四川[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雷震洲;;对电信业转型的思考[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燕;;信息产业与编辑工作现代化[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A];2005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娉;方兴;;浅析信息社会下WEB2.0的用户体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缩小“数字鸿沟”创建公平信息社会[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乔阳;;服务业中的信息经济与管理——信息化带动就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基传;;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曾庆涛;郝明强;;我国邮政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探讨[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广宁;桂林电信宽带用户增量全区第一[N];桂林日报;2006年
2 甘肃省政协常委、省通信企业协会会长 甘肃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姚世宏;精益求精让通信网络更安全[N];甘肃日报;2006年
3 白玉发;让通信技术惠及下一代[N];吉林日报;2007年
4 曾娅;全球紧锣密鼓筹备双节同庆[N];人民邮电;2006年
5 曾娅;帮助下一代融入信息社会[N];人民邮电;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庆婧;“泛在”时代:呈现全新特性 呼唤移动支撑[N];人民邮电;2007年
7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 张新红;芬兰:信息社会的灰姑娘童话[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信息社会日,国际电联走向新纪元[N];人民邮电;2006年
9 韩永军;迈向信息社会必须保障网络安全[N];人民邮电;2006年
10 ;信息社会,还有多远?[N];人民邮电;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定良;株洲高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构想[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王杨;中澳留学网站对留学人流的导引机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丹;信息通讯技术(ICT)产业评价与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卫;江西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5 丁清典;基于Web 2.0的互联网新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马慧珏;论传播媒介在社区信息化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方方;大连市城乡信息分化及社会调控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董黎明;中国邮政直邮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佳;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军;阿拉善盟移动通信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5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59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