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隐私安全与强制信息对移动服务用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6:30

  本文关键词:隐私安全与强制信息对移动服务用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服务 隐私安全 信息强制性 持续使用 负向口碑


【摘要】: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困扰了移动服务用户的使用。本文使用心理学中的"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作为理论框架,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了隐私安全和信息强制性对移动服务用户不信任感的关系,并最终对用户持续使用和发出负向口碑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检验了不同性别的用户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区别。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移动服务 隐私安全 信息强制性 持续使用 负向口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消费者信任转移机理研究:从电子商务到移动商务”(项目编号:70971049)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移动服务特征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2013035)资助
【分类号】:F626
【正文快照】: 由于移动服务的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等积极的特性,很多人正在不断增加其对于移动服务的使用和依赖,但是与此同时,各类移动服务中所不可避免的消极特性也让用户们出现了许多的困扰。按照商业周刊(B u s i n e s sWeekly)的调查,移动服务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心、以及被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冕;鲁耀斌;;移动服务持续使用过程中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平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骁;王关义;;手机阅读用户的持续使用——基于阅读类型分层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燕;王华杰;王玉美;;在线个性化定制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金巧;基于隐私计算理论的移动医疗服务用户采纳意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涛;鲁耀斌;张金隆;;整合TTF与UTAUT视角的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2 黄浩;刘鲁;王建军;;基于TAM的移动内容服务采纳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狐;;引爆移动服务话题i-mode[J];大众科技;2002年08期

2 ;WLAN能否成为最终的选择?——“移动服务与无线技术趋势论坛暨峰会”大会即将召开[J];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19期

3 ;移动技术瞄上青少年[J];软件世界;2006年17期

4 蔡璨;;3G时代,运营商制胜的五力模型[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5 刘子龙;;移动服务采纳行为实证研究综述:从2G到3G[J];情报杂志;2010年11期

6 刘子龙;;3G移动服务消费者偏好研究——基于联合分析的方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7 鲁耀斌;陈致豫;董圆圆;;我国移动商务供应链分析及其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1期

8 舒文琼;;SK电讯发力汽车市场 将行业应用推向纵深[J];通信世界;2009年36期

9 陈秋英;陈青兰;;消费者感知价值实际维度实证分析——以移动服务消费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勇;;创新移动服务——电信增值业务与行业应用发展论坛召开[J];每周电脑报;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文富;;从日本移动服务业的发展看中国移动服务业的转型[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满青珊;张金隆;毛弘毅;;基于博弈论的移动服务双渠道结构模型[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江彩华;陈军亮;刘正捷;;国内移动服务的用户行为习惯及需求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种晓丽;张金隆;聂磊;满青珊;;基于移动服务消费者效用的定价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玉青;张金隆;毛明松;;基于实物期权的移动服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亓爱魁;冯海旗;;基于感知价值的移动商务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韩剑;陈传庆;;调整资源部署战略 优化生产作业组织 以新网络模式支撑邮政在新平台上发展[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C];2006年

8 郑宏剑;郑大永;;经营好移动互联网 助运营商转型——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举措[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铭;移动服务的“人性化”权利[N];网络世界;2006年

2 通讯员 赵青春;湖北移动服务武汉“两高会”[N];人民邮电;2001年

3 记者 雷洪斌;创新为径[N];人民邮电;2002年

4 张枫;甘肃移动服务“两会”受政协盛赞[N];人民邮电;2007年

5 钱戈邋汪峻;安徽移动服务农村市场做到“五到位”[N];人民邮电;2007年

6 ;GPRS和3G带来的新型移动服务[N];人民邮电;2002年

7 记者 蔡凤华 郑欣;福州移动服务社会经销商[N];人民邮电;2001年

8 左晓燕;石家庄移动服务提升活动促发展[N];人民邮电;2004年

9 通讯员 王永娟 记者 单丽;石嘴山移动服务地方获嘉奖[N];人民邮电;2009年

10 通讯员 张邦捷 王春枚;安徽移动服务全国植保会[N];人民邮电;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龙;移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何德华;农村地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和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种晓丽;基于消费者价值的移动服务定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邓朝华;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子龙;第三代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满青珊;移动商务合作伙伴关系模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庆国;移动商务实现模式及技术支持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天琴;基于客户满意度的上海移动服务品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邱凌;移动服务满意度评价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袅娜;兰州移动服务厅店长胜任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江海;德阳移动服务营销的提升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景慎宙;基于运维能力前置的移动服务质量支撑及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刘克亮;移动通信服务业顾客忠诚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宇彤;方法目的链理论在手机电视消费行为研究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盛磊;A省农村移动市场的开发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尤秉志;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5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595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