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21:25

  本文关键词: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联网产业 钻石模型 竞争力 灰色关联度 理想解


【摘要】:在信息产业变革史上,计算机与互联网分别代表着第一次和第二次信息产业浪潮,而作为第三次革命浪潮,物联网以其巨大的产业价值,极大影响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并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不断增长的源泉。目前,致力于物联网建设的国家有欧、美、日、韩等,其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我国则将物联网产业列为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其为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对物联网产业竞争力进行适当评价,合理规划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物联网产业良性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战略课题。论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物联网产业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其次,回顾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详细阐述了物联网产业的内涵、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以及产业链构成,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特点及不足之处。再次,借助“钻石模型”六要素,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与理想解的组合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的竞争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在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政府四个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而在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大大缩小。在需求状况方面,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虽然仍远低于东部地区,却首次赶超中部地区;而区域间研究结果则表明,在东部地区广东省保持绝对竞争优势、江苏省占据稳定竞争优势;安徽省河南省则引领中部竞争;四川省独占西部竞争鳌头。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挖掘、创新比较优势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若干政策建议: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物联网标准制定进程、增加物联网产业统一规划以及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法律环境;中观层面主要集中于对增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思考,具体包括提高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结构、强化物联网产业园区配套功能等对策;最后从培养和引进物联网人才、满足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和引进物联网标杆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微观层面的三点建议。本文丰富了国内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区域间比较研究,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有益的思路,并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 钻石模型 竞争力 灰色关联度 理想解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3
  • 1.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9-11
  • 1.2.2 物联网产业研究综述11-12
  • 1.2.3 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12
  • 1.2.4 研究文献评述12-13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3.3 研究框架13-14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4-16
  • 第二章 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16-22
  • 2.1 物联网产业概述16-19
  • 2.1.1 物联网及物联网产业的概念16
  • 2.1.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16-17
  • 2.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7-18
  • 2.1.4 物联网产业链构成18-19
  • 2.2 波特钻石模型理论19-21
  • 2.3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22-32
  • 3.1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22-24
  • 3.1.1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22
  • 3.1.2 市场规模增长稳定22-24
  • 3.1.3 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国24
  • 3.1.4 基础设施资源较丰富24
  • 3.2 我国物联网产业东中西区域差异分析24-27
  • 3.2.1 区域发展特点差异比较24-26
  • 3.2.2 区域发展问题差异比较26-27
  • 3.3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27-31
  • 3.3.1 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27-30
  • 3.3.2 存在的问题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32-52
  • 4.1 评价方法32-35
  • 4.1.1 灰色关联分析法32
  • 4.1.2 传统理想解法32-33
  • 4.1.3 灰色关联度与理想解的组合评价方法33-35
  • 4.2 指标选取35-36
  • 4.3 实证结果分析36-47
  • 4.3.1 一级指标比较分析36-44
  • 4.3.1.1 初级生产要素36-38
  • 4.3.1.2 高级生产要素38-40
  • 4.3.1.3 需求状况40-41
  • 4.3.1.4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41-43
  • 4.3.1.5 企业战略与政府43-44
  • 4.3.2 区域比较分析44-47
  • 4.4 各地区物联网产业竞争力差异性原因分析47-50
  • 4.4.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7-49
  • 4.4.1.1 初级生产要素47
  • 4.4.1.2 高级生产要素47-48
  • 4.4.1.3 需求状况48
  • 4.4.1.4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48
  • 4.4.1.5 企业战略与政府48-49
  • 4.4.2 典型区域分析49-50
  • 4.4.2.1 广东省保持绝对竞争优势49
  • 4.4.2.2 江苏省占据稳定竞争优势49-50
  • 4.4.2.3 安徽省河南省引领中部竞争50
  • 4.4.2.4 四川省独占西部竞争鳌头50
  • 4.5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52-55
  • 5.1 宏观层面52-53
  • 5.1.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52
  • 5.1.2 加快物联网标准制定进程52
  • 5.1.3 增加物联网产业统一规划52
  • 5.1.4 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法律环境52-53
  • 5.2 中观层面53-54
  • 5.2.1 提高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能力53
  • 5.2.2 完善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结构53
  • 5.2.3 强化物联网产业园区配套功能53-54
  • 5.3 微观层面54
  • 5.3.1 培养和引进物联网人才54
  • 5.3.2 满足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54
  • 5.3.3 培育和引进物联网标杆企业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结论55-56
  • 6.2 展望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茜;;物联网骤成产业巨浪 各方大肆追捧恐为时尚早[J];IT时代周刊;2009年Z2期

2 ;浅析物联网[J];中国防伪报道;2009年10期

3 马继华;韩文哲;;物联网的未来会变成“空中楼阁”吗?[J];信息网络;2009年10期

4 ;物联网系列报道之一 理性物联网[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5 李鹏;;物联网发展 标准与应用先行[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6 李鹏;赵经纬;;北邮谢东亮 物联网需两颗红心一种准备[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7 周双阳;;寻找物联网的制高点[J];通信世界;2009年41期

8 张鹏;;物联网,十年涅i,

本文编号:606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606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