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基于SIENA模型的地理、认知邻近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12:40

  本文关键词:基于SIENA模型的地理、认知邻近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邻近 认知邻近 战略联盟网络 纵向网络分析 锡耶纳(SIENA)模型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战略联盟成为了企业新型的合作方式,也是当今企业网络创新的主导组织模式。以往学术界关于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制定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缺乏对联盟演进的动因分析。法国邻近动力学派提出的“多维邻近性”论题为我们研究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是从宽泛意义上探讨多维邻近在企业或产业创新中的作用,而针对联盟伙伴选择的多维邻近影响机制以及多维邻近性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定量分析等研究相当匮乏。本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清晰界定了地理邻近和认知邻近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理论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待验假设。随后,以91个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目标企业2009-2013年是否加入8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取相应数据并形成四个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网络,探索性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SIENA模型,对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地理邻近有助于信息技术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建立,尤其是当企业规模不同时,地理邻近会在企业联盟伙伴选择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2)认知邻近对信息技术企业联盟伙伴的选择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且无论在企业规模是否相同的情况下均产生一致的影响效应,其中当信息技术企业同为小规模企业时,会更加注重认知邻近在联盟关系建立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3)成本因素是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成本效应降低联盟关系建立的可能性;(4)具备较强吸收能力的信息技术企业倾向于选择建立战略联盟关系;(5)信息技术企业的规模影响联盟关系的建立,其中大规模企业会避免与其他大规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而小规模企业会倾向于和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关系,尤其是两个信息技术企业同为小规模企业时,二者会更加积极地建立联盟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理邻近 认知邻近 战略联盟网络 纵向网络分析 锡耶纳(SIENA)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7;F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22
  • 1.2.1 战略联盟13-15
  • 1.2.2 一般视角下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15-17
  • 1.2.3 地理、认知邻近视角下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17-20
  • 1.2.4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20-21
  • 1.2.5 总述评21-22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22-23
  • 1.3.1 本文研究思路22
  • 1.3.2 主要内容22-23
  • 1.4 本文创新点23-25
  • 第2章 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联盟伙伴选择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25-34
  • 2.1 地理邻近、认知邻近的概念界定25-26
  • 2.2 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26-29
  • 2.2.1 地理邻近对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26-27
  • 2.2.2 认知邻近对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27-29
  • 2.3 其他相关因素对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29-32
  • 2.3.1 成本效应对伙伴选择的影响29-30
  • 2.3.2 吸收能力对伙伴选择的影响30-31
  • 2.3.3 企业规模对伙伴选择的影响31-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3章 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34-52
  • 3.1 理论依据与待验假设34-37
  • 3.1.1 研究方法的选取34-35
  • 3.1.2 研究对象的选取35-37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37-43
  • 3.2.1 指标的选取与测度37-43
  • 3.2.2 数据来源43
  • 3.3 实证分析43-51
  • 3.3.1 纵向网络数据库的建立43-44
  • 3.3.2 实证检验44-50
  • 3.3.3 实证结果与待验假设对比分析50-51
  • 3.4 本章小结51-52
  • 第4章 多维邻近视角下促进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对策建议52-57
  • 4.1 促进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一般策略52-54
  • 4.2 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具体策略54-57
  • 4.2.1 政府重点培育创新环境54-55
  • 4.2.2 企业充分融入创新网络55-56
  • 4.2.3 联盟机构积极协调创新过程56-57
  • 结论与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6
  • 致谢66-67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7-68
  • 附录B 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68-74
  • 表B-1 实证样本编号索引68-72
  • 表B-2 各信息技术企业样本数据72-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坚;王敏;;考虑信任度T的伙伴选择策略及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杜兰英;姚义玲;李立平;;非营利组织与企业间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唐莹莹,张醒洲;灰色局势决策在投标联合体伙伴选择中应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03期

4 卢燕;汤建影;黄瑞华;;合作研发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1期

5 王菲;;基于交易成本的企业战略伙伴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2014年15期

6 汪旭东;郭毅霖;;基于专业分工协作模型的虚拟建筑企业伙伴选择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韩树荣;柴永红;;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伙伴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8 王有远;徐新卫;施化吉;丁秋林;;基于风险和稳健决策的产品设计链伙伴选择[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9 吴道友;;战略联盟中影响伙伴选择的关键因素[J];经营与管理;2010年05期

10 任志安;王立平;;知识型网络组织的知识共享伙伴选择问题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福顺;张士杰;罗焕佐;戴朝辉;;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晓烽;徐晓飞;李向阳;;基于Bernardo方法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群决策研究与实现[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伟;卜艳萍;;基于多Agent的联盟伙伴选择优化[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黄健柏;郭尧琦;;基于DEA和BP神经网络的三阶段物流联盟伙伴选择[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颖;祁振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在动态联盟伙伴选择问题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健;朱帮助;;基于IEM的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DP模型[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伟 王守清;联合体伙伴选择[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卢中慧;MBO之战略伙伴选择[N];证券时报;2003年

3 孙加祺;资产重组中的伙伴选择[N];首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

本文编号:712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712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