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对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选择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众对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选择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电视 网络视频 受众 影响因素 选择行为
【摘要】:近年以来,随着电脑与智能手机等视频收视终端的迅速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正快速地融入我国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视频的快速崛起改变了我国以传统电视为收视终端的收视模式,挑战着传统电视的收视地位。我国传媒产业结构变化日益备受关注,因此在传统电视产业与网络视频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如何使得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存与竞争,促使传媒产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是横在我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往文献大都从产业层面的角度入手,着重对比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期望通过对比分析,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相应建议。而本文从微观受众的角度为切入点,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探究了传统电视与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为我国新旧传媒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建议。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人口统计特征和收视语境对我国大众视频终端选择影响的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影响我国大众视频终端选择的最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等因素;其次采用关联规则算法,探究出传统电视受众和网络视频受众的具体特征;再其次本论文以科技产品接受模型以及整合性信息接受和使用模型为基础,结合消费者感知风险理论以及使用习惯理论,构建了我国受众感知对视频终端选择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我国受众感知体验对其视频终端选择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以最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收视语境为调节变量,探究我国受众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情况下,其感知体验对其视频终端选择影响的差异。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和收视语境作为不可控因素将为新旧传媒产业未来产业定位提供相应参考;受众感知特征因素将为新旧传媒产业未来产品服务性能提升提供相应参考;而在人口统计特征调节效应下,受众感知特征对视频终端选择影响的差异,将为新旧传媒产业在细分客户时,提升产品服务性能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电视 网络视频 受众 影响因素 选择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9;F713.55;G22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13-14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5
- 1.4 论文内容结构15-17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17-29
- 2.1 传统电视与网络视频产业研究17-18
- 2.2 传统电视受众与网络视频受众特点18-22
- 2.3 科技产品接受模型22-27
- 2.5 感知风险相关文献回顾27
- 2.6 习惯相关文献回顾27-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统计分析方法与模型构建29-35
- 3.1 迷失森林算法简介29-30
- 3.2 随机森林算法简介30-31
- 3.3 关联规则算法简介31
- 3.4 偏最小二乘方法结构方程简介31-35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预调查35-49
- 4.1 变量定义35-40
- 4.2 研究假设40-42
- 4.3 问卷设计42-46
- 4.4 问卷预调查46-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5章 实证分析49-70
- 5.1 正式问卷调查49-51
- 5.2 人口统计特征和收视语境对我国大众视频终端选择影响实证分析51-55
- 5.3 受众感知体验对其视频终端选择行为影响实证分析55-60
- 5.4 群组效应分析60-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与展望70-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80
- 附录— 实证问卷调查80-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饶燕芳;吕晓玲;;网络团购消费者选择行为和消费者获益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之阳;李金林;冉伦;;基于乘客选择行为的民航收益管理模型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晓芸;于冷;;上海市种植业农民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党国英;发掘变革的理性[N];北京日报;2012年
2 ;太多选择,会增加心理负担[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文彬;社会资本情境与个人选择行为[D];吉林大学;2006年
2 盛敏;我国保险消费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及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朱德辉;货运方式选择行为多属性决策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曾小玲;上市公司管理层特征与会计选择行为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韩雪;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世华;大众生产者选择行为及其重加权引导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曾鹦;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城市公交客流分配及系统演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成;考虑顾客选择行为的铁路运票价动态定价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丁浣;路内停车选择行为特性分析和建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建中;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居民居住地选择行为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文佳星;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高速铁路旅客选择行为及市场细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刘璇;基于居民选择行为的居家药回收网点选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柏钧辉;我国大众对传统电视和网络视频选择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陈红;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8 康晓琳;武汉市居民就医机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赵l刋;动态共乘成功匹配和出行者选择行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吕t$;权力与目标选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9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82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