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消费的现状及潜在问题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息消费的现状及潜在问题
【摘要】:对我国信息消费现状的分析离不开对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环境现状的研究。信息产业是信息消费的支撑体系,信息市场是信息消费的交易时空,信息环境是信息消费的立足基点。结合2013年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通过对这三个必要条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我国信息消费的现状与潜在问题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信息消费 信息产业 信息市场 信息环境
【分类号】:F49
【正文快照】: 信息消费通常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以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现在信息消费不仅成为了消费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且还成为了中国扩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沙勇忠,高海洋;关于信息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琼;;论知识产权与图书馆权利的协调[J];图书与情报;2008年03期
2 胡琪君;;信息消费力的制约因素和指标体系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01期
3 李成才;谭群瑛;;试论大学生的信息消费心理[J];消费导刊;2007年04期
4 肖峰;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5 张金凤 ,翟江 ,李志忠;大学生信息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5年01期
6 李金花;对图书馆实践中“人”的因素的强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柯平;信息文化论[J];晋图学刊;2003年01期
8 丁冰;;基于文献计量的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9期
9 刘雅静;信息消费:内涵、决定因素及发展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10 李旭辉;程刚;;农村信息消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燕武;消费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3 马哲明;信息消费机制及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延;信息消费的有效需求机制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1年
2 邓胜利;我国企业信息消费满意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军荣;我国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天威;信息消费的转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文;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挺;高校学生信息消费水平评价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高万忠;互联网信息产品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黄莹;小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勇;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10 王秋文;网络信息消费研究及其测度指标体系构建[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晓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5期
2 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J];情报科学;1998年06期
3 贺修铭;信息安全、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与信息消费──信息社会化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消费经济;1997年01期
4 蒋序怀;略论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消费经济;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绪涛;宋锡荣;邹薇;;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01期
2 ;国家计委宣布——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八项政策[J];摩托车信息;1995年02期
3 ;信息市场的容量有多大[J];中国经济信息;1994年07期
4 罗曼;略论信息市场管理[J];现代情报;1994年03期
5 胡昌平;论信息市场活动与信息市场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1995年03期
6 王敏,郑国元,李兴富;发展信息市场刍议[J];计划与市场;1997年09期
7 项清焕;我国现阶段信息市场的开放及发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项清焕;信息市场力量论[J];情报杂志;2003年09期
9 史光明;试论宁夏信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0年03期
10 满世忠;我国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寿安;;加快发展我国信息市场的理论思考[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2 王鹏;谢千河;;人才聚集效应对安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殿甫;;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我们面临的财富机会[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维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5 唐晓华;马晓萍;杨小青;;知识经济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任仕思;;我国信息产业人才现状和需求展望[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7 杨金卫;;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应当突出“高、新、强、大、特”五大特色——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8 张鸿;;陕西信息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金丽;倪小丽;王元香;向红;刘红卫;;浅谈信息市场的发展及作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张金丽;胡亚林;朱庆启;向红;;浅谈发展信息市场推动信息化建设[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阳;推进全省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N];吉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彦;努力实现信息产业发展的五个转变[N];黑龙江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法权;加快延吉信息产业发展步伐[N];延边日报;2008年
4 孙春艳;积极打造信息产业发展平台[N];青岛日报;2009年
5 涛文;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呈五大趋势[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陈新;三大技术加快成熟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记者 魏怡兰 实习生 谢菁菁;惠州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N];惠州日报;2011年
8 张思琦;310所与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作推动信息产业发展[N];中国航天报;2011年
9 新华社记者 李佳路 本报记者 冉永平;我国确定“十五”信息产业发展思路[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杨宁筠 通讯员 冼就毅;南宁加快城市信息产业发展[N];南宁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刚;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对策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2年
2 吴倩倩;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吴江;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继远;洛阳市西工区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徐玉明;IPv6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姬曼姝;论内蒙古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测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玉佳;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及其对就业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李静;某国外电信企业进驻中国交通信息服务市场的战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张椿昱;内蒙古信息产业发展及其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青青;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91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