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本文关键词:手机银行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在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处理多种金融业务。手机银行产业的发展需要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但二者又存在利益博弈。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手机银行产业的演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演化博弈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H,H),(L,L),只有(H,H)是期望的系统演化方向。通过对模型参数实施影响,引导产业朝期望的演化方向发展,并为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 手机银行 产业发展 演化博弈
【基金】: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委托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制度改革研究(K2014-136)
【分类号】:F832.2;F626
【正文快照】: 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开启移动通信的3G市场,我国于2009年正式发放3G牌照。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放4G牌照,我国迎来4G时代,4G网络所提供的便利、高效、安全的应用服务逐步走近人们的生活,通信运营商开始推广4G服务。其中,手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阮爱清;刘思峰;;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成长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2 王怡;;论网络信贷的风险类别及其监管策略[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李丽梅;韩瑞珠;;物流外包网络竞合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软科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友金;袁祖凤;易秋平;;共生理论视角下集群式产业转移进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2年02期
2 郭本海;刘思峰;;基于品牌价值体验的自主创新演化博弈模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3 胡梅;苏杰;;基于SCP范式的设施农业产业困境及政策破解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4 岳鹏;;个人理财金融产品创新激励机制设计与实施[J];当代经济;2014年02期
5 王辉;侯文华;;考虑业务流程模块化度影响的业务流程外包激励契约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6 文守逊;徐钢;王寒;;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板IPO首日折价行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郄海拓;;单个农户-单个食品企业合作博弈初探——以2人讨价还价问题求解为基础[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5期
8 苏运柱;张磊鑫;李淑珍;;基于博弈论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运行有效性分析[J];纺织导报;2014年03期
9 张燕;龙祖坤;;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年02期
10 冯新月;;将“机会成本”引入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J];经营管理者;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世政;蔡宪唐;;中国物流园区协同发展策略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郑高才;宿代桥;杨槐;段丽君;李巧宁;刘贵莉;;基层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博弈与对策[A];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四辑)[C];2012年
4 郑志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房价波动因素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先庆;李昆鹏;;城市商圈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博弈分析[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6 刘体斌;蒋湘岚;路应金;;基于混合寡头模型的3C融合进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蒋德权;;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来自实物期权思想的新视角[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范继军;;“疑罪从轻”的道德风险及其规制——兼论刑事审判权回归诚信的路径选择[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9 谢欣;王连勇;;地质博物馆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孝武;;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研究[A];江苏省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审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树杰;基于ERP系统的我国石油供应链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陈莉敏;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赵剑冬;基于Agent的产业集群企业竞争模型与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祝志川;委托代理双层规划问题和不动点问题的同伦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唐俊忠;高速公路通行负担分析理论与方法[D];长安大学;2013年
6 林毅勇;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劳潮惠;基于双重约束性的出租客运政府规制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杨明珠;商业现金垫款下的中小企业融资运营策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熊正贤;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郭本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能效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臻;培训外包供应商的选择及演化博弈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卢浩;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邓楠;基于激励奖金的外包企业与服务企业博弈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王强;生态工业共生网络利益相关者竞合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许宗萍;城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演化博弈分析及收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鹏飞;物流金融中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演化博弈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李娜;博弈论视角下企业会计信用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9 屈刚;中小企业开放式研发体系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焦珊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2 苗晓宇;;网络P2P信贷风险与防范[J];甘肃金融;2012年02期
3 罗伯特·J·希勒;中国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缉慈;;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J];经济经纬;2006年02期
5 隋广军;申明浩;;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4年11期
6 张培国;;网络信贷——民间金融新的路径选择[J];金融会计;2010年10期
7 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8 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9 陆治原;;产业集聚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展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夏芳;[N];证券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星;“手机银行”功能构思[J];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2 杨卉們;“手机银行”及其发展[J];安徽科技;2003年04期
3 刘燕玲;手机银行:“联网”尚待时日[J];互联网周刊;2004年28期
4 郭冰;加快发展手机银行应把握三要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55期
5 张永祥;手机银行何时兴盛?[J];时代金融;2004年08期
6 刘燕玲;手机银行:“联网”尚待时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27期
7 韩庆黎;手机银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信用卡;2004年11期
8 张萍;手机银行整装上阵[J];中国金融家;2005年05期
9 ;手机银行 生活添精彩[J];价格月刊;2005年11期
10 小静;手机银行:全球流行的贴身金融管家[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晨;手机银行 门前三道坎[N];市场报;2005年
2 记者 何慧;手机银行何日“平民化”[N];上海金融报;2004年
3 严蓓;“手机银行”的现状与前景[N];深圳商报;2002年
4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王广宇;中日手机银行发展的比较[N];网络世界;2001年
5 本报记者 筱轲;国内首家“手机银行”开通[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6 杨丽媪;手机银行:贴身的金融管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陈麟;手机银行畅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8 史丽;手机银行加紧扩张[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记者 戴磊;看好手机银行的前景[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吴穹邋康翔;手机银行 跨行成瓶颈[N];计算机世界;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二;手机银行、技术推动与金融形态[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欣;我国手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袁萍萍;我国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D];山东大学;2013年
3 崔晓英;消费者手机银行初始信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黄金荣;中国手机银行商业模式外部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闫杨杰;H银行校园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方案[D];河北金融学院;2014年
6 唐小强;手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胡谨纯;手机银行及其跨渠道异步系统服务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倩茹;手机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吴佩红;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艳;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手机银行营销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0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93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