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研究院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Z研究院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继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标准竞争已成为层次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与此同时,公众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企业对产品的创新以及利用标准来引领市场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多层次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标准服务的提供和标准数据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标准查询”和“等用户上门(网)”阶段,如此单一且被动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对标准数据深度应用和个性化的标准服务需求。Z研究院作为省级标准服务机构,要想在全国行业中树立专业化的服务品牌,必须对现有的标准服务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手段,创建开发数字标准信息服务产品,探索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本文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运用商业模式构成体系及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方法,对Z研究院在标准信息服务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应用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几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特点比较;其次,通过对现有的标准信息服务业商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创新,即“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然后,对Z研究院在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中应用“3-4-8”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最终得出了适用于标准信息服务行业的个性化商业模式构成创新体系。本文除了对Z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为我国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些借鉴。本文最后的研究结论认为,虽然Z研究院近几年在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上做了一些工作,推出了一些顾客满意且市场认可的服务产品,这主要源于Z研究院的机制先发优势和数字标准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储备。但是,随着其它标准服务机构的后发优势与用户服务标准客观需求不断提高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固有优势难以永续,公司只有不断创新,一方面紧贴市场需求加强服务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内部灵活的管理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商业模式创新的构成要素及加强路径分析,Z研究院才能在数字标准信息服务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标准 信息服务 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2
- 1.1 研究的现实意义8-9
- 1.1.1 有利于发挥标准创新的支撑作用8
- 1.1.2 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8
- 1.1.3 有利于助推企业提升竞争力8-9
- 1.1.4 有利于标准服务业集约资源管理,提升服务能力9
- 1.2 研究的背景9-10
- 1.3 研究内容10-11
- 1.4 研究框架11-12
- 2 文献综述12-23
- 2.1 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综述12-17
- 2.1.1 商业模式的定义12-15
- 2.1.2 商业模式的分类15
- 2.1.3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15-16
- 2.1.4 商业模式的特点16-17
- 2.2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综述17-21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17-18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界定18-19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19-21
- 2.3 标准相关的概念21-22
- 2.4 选题的发展趋势22-23
- 3 国内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23-29
- 3.1 国内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现状23-24
- 3.1.1 标准出版企业为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23
- 3.1.2 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23-24
- 3.1.3 以网络专业平台运营为驱动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24
- 3.1.4 标准化院所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24
- 3.2 国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现状24-26
- 3.3 国内外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典型商业模式比较分析26-27
- 3.4 数字标准信息服务商业模式存在的弊端27-29
- 3.4.1 资源重复建设严重,共享程度低27
- 3.4.2 标准资源深层次加工缺乏27-28
- 3.4.3 标准资源服务方式单一、封闭28-29
- 4 数字标准信息服务企业商业模式构成体系29-33
- 4.1 商业模式构成的不同层面29
- 4.2 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设计原则及基本框架29-30
- 4.3“348”商业模式构成体系构架30-33
- 4.3.1 联系界面30
- 4.3.2 构成单元30-31
- 4.3.3 组成因素31-33
- 5“348”商业模式在Z研究院数字标准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创新33-40
- 5.1 案例单位介绍33-34
- 5.2 Z研究院在数字标准信息服务“348”商业模式中的实践与创新34-40
- 5.2.1 目标顾客34-35
- 5.2.2 产品服务35-36
- 5.2.3 业务分类36-37
- 5.2.4 团队配置37
- 5.2.5 渠道合作37
- 5.2.6 营销模式37-38
- 5.2.7 收入模式38-39
- 5.2.8 成本管理39-40
- 6 结束语40-42
- 6.1 研究结论40
- 6.2 研究展望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志平;黄郁馨;胡诣升;;以市场化为抓手推动商业模式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3年Z1期
2 任福安;;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阻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3年02期
3 姜宁;;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与展望[J];群众;2013年03期
4 聂正安;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J];湖南经济;2003年01期
5 刘扬;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J];税务;2003年06期
6 田志龙;盘远华;高海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6年01期
7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种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2期
8 ;“江浙论剑”——苏商浙商商业模式创新论坛举行[J];IT经理世界;2006年22期
9 ;商业模式创新[J];IT经理世界;2007年Z1期
10 ;实现产学研的“无缝链接”——绿谷集团以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产学研创新[J];华东科技;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冀生;陈兆丰;冉新权;姚文通;李可杰;张泓;;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开辟企业发展新路径[A];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战略转型——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苟成富;;推进山东商业模式创新对策研究[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苟成富;张东生;梁勇强;;商业模式创新及对山东的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罗继秋;;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研究[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蔡金汉;;第十四章 以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价值[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6 张洁;;产业与技术演化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因及途径研究——基于机会-动机-能力框架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艳;;从乐视网看我国视频网站商业模式及其创新[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益锋;曹禺;;科技型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窦文章;赵玲玲;;低碳化与商业模式创新[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胡江潮;;战略升级 提升发展[A];“创新模式、科学发展、汇聚共识、合作共赢”——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生产资料与商贸流通高峰论坛会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建辉;以商业模式创新赢得市场[N];经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朱耘;商业模式创新利润更高[N];中国经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刘庆南 苏云登;商业模式创新推出“示范计划”[N];泉州晚报;2014年
4 记者 左永刚;京商浙商论剑商业模式创新论坛[N];财会信报;2007年
5 蔡逸;江浙企业家在宁共话商业模式创新[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姚世新;描绘商业模式创新路线图[N];中国保险报;2007年
7 杨杜;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形式[N];西部时报;2007年
8 张廷智;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屈红燕;资本眼光重新解读商业模式创新企业[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琦;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新蓝海[N];杭州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936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93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