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信息经济论文 >

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5:43

  本文关键词: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区域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居民 信息消费 区域差异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和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信息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生活中新的热点,并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信息消费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信息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也成为当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信息消费的增长将有力地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为我国中长期扩大消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信息消费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当前,国内信息消费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信息消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信息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基于已有的信息消费基础,如何发现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结构特征和区域特征,使信息消费能够成为驱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当前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依据消费理论,在1993-2013年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ELES模型对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进行现状分析,并利用2010-2013统计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差异指数分析与比较分析对甘肃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各类信息商品或服务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排序依次为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商品呈现出明显的“奢侈品”的特点,文教娱乐则更多的向生活必需品转变。甘肃农村地区信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逐渐凸显,信息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信息消费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值表明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在不断增大,并且区域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各自地区内差异不断增大的差异造成的。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内的差异又对甘肃省总体的区域内的差异值起决定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政策,从而对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协调增长,提供一个参考。本文基本结构如下:第1章为绪论,讨论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信息消费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第2章是信息消费的理论基础,本章对信息消费概念的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对消费结构、消费函数和区域差异理论进行了回顾。第3章是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分析,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的动态研究,结合甘肃省1993-2013年14个地(州)、市的农村信息消费数据,利用ELES模型对信息消费现状、结构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第4章是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通过对甘肃省各个经济区域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基础数据,对其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研究各地区的消费水平,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率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联。同时利用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两个指标分析不同区域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总体以及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异。第5章是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上述各章的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从各个角度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甘肃省各地区信息消费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 信息消费 区域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9;F323.8
【目录】: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1 绪论13-22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3.3 述评19
  • 1.4 研究内容19-20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21-22
  • 2 信息消费的理论基础22-31
  • 2.1 信息消费内涵22-24
  • 2.1.1 信息消费的特征22-23
  • 2.1.2 信息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23-24
  • 2.2 消费结构24-26
  • 2.2.1 消费结构的定义24-25
  • 2.2.2 消费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25-26
  • 2.3 消费函数及其理论假设26-28
  • 2.4 区域差异理论28-31
  • 3 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31-38
  • 3.1 总体情况31-32
  • 3.2 信息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32-36
  • 3.2.1 模型的选择与分析32-34
  • 3.2.2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34-35
  • 3.2.3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35-36
  • 3.3 本章小结36-38
  • 4 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38-54
  • 4.1 信息消费区域差异描述性分析38-45
  • 4.1.1 经济增长与信息消费差异38-43
  • 4.1.2 经济结构与信息消费差异43-45
  • 4.2 信息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45-48
  • 4.2.1 信息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45-46
  • 4.2.2 信息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46-48
  • 4.3 信息消费总量的区域差异48-52
  • 4.3.1 差异指数概述48-49
  • 4.3.2 信息消费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49-52
  • 4.4 本章小结52-54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54-57
  • 5.1 主要结论54-55
  • 5.2 政策建议55-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成果61-62
  • 后记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智,史毅华;发展完善信息消费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2期

2 刘春芳;传统媒体如何面对现代信息消费挑战[J];图书馆学刊;2001年02期

3 卢小宾;信息消费动力及其行为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2年03期

4 邓胜利;21世纪信息消费发展新特征及障碍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2年06期

5 林艳华;信息环境与信息消费[J];情报杂志;2002年08期

6 蒋序怀,麦允谦;信息化与信息消费刍议[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张亦学;论信息消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朱焱;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9 侯延香,房玉琦;信息消费障碍及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3年07期

10 张效赤;信息消费刍议[J];现代情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东;丁青;;促进信息消费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2 黄为根;郭惠平;刘洪亮;;军人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王火春;郭飞;;论信息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允谦(夏岗村党支部书记、硕士);促进信息化和信息消费的良性互动[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2 黎友隆(广东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信息化推动信息消费发展[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3 谢圆圆;信息消费,,挡也挡不住[N];浙江日报;2000年

4 记者 李雁争;扩大信息消费 明年将实施激励政策[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姚磊;供需双向扩大企业信息消费[N];中国电子报;2013年

6 马志刚;紧抓信息消费发展新机遇[N];经济日报;2013年

7 记者 鱼一池;陕西管局:大力培育信息消费市场[N];人民邮电;2013年

8 石力;搭建好社会信息消费平台[N];经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叶曜坤;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市场[N];人民邮电;2013年

10 工信文;我国信息消费保持稳步增长[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哲明;信息消费机制及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晨延;信息消费的有效需求机制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1年

2 李铜欣;福建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颜顺;移动网络信息消费测度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许丹;网络信息消费行为模型构建及其验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刘丽;信息消费水平软测量模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6 于丽娜;居民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元丹;解构和重塑:互联网信息消费的文化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红明;互联网信息消费行为及其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田恬;信息消费市场的失范与规范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景丽彩;城乡互联网信息消费鸿沟的成因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4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xjj/994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