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长端利率将在波折中下行

发布时间:2017-12-31 16:33

  本文关键词:长端利率将在波折中下行 出处:《中国金融》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 流动性需求 人民币贷款 风险偏好 外汇占款 房地产投资 人民币汇率 财政存款


【摘要】:正目前,在中央银行"放短锁长"的货币政策的干预下,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进行去杠杆化。因此,2014年不会出现像2013年那样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2014年年初以来,尽管经济失速、非标萎缩、通胀下行、资金宽松,但长端利率的下行之路依旧令人充满疑虑。市场存在两个风险:一是政府刺激导致经济超预期复苏,二是资金面再度紧张。笔者认为,这两个风险只是让长端利率看上去一波三折,但短期内不会改变其下行趋势。一方面,政府目前的稳增长意在托底而非刺激,经济超预期上行的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entral bank in the "long short locks" monetary policy interven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begun deleveraging. Therefore, since 2014, liquidity does not appear like the 2013 tense situ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2014, despite the economic stall, non-standard atrophy, inflation down, loose money, but the long end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 downside of the road is still a market full of doubts. There are two risks: a government stimulus led to economic recovery than expected, two funds face tension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wo risk just let the long end of the interest rate but looks striking one snag after another will not change in the short term, the downward trend. On the one hand, the current steady growth aimed at underpinning rather than economic stimulus than expected upward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生证券研究院;
【分类号】:F832.5
【正文快照】: 目前,在中央银行“放短锁长”的货币政策的干预下,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进行去杠杆化。因此,2014年不会出现像2013年那样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14年年初以来,尽管经济失速、非标萎缩、通胀下行、资金宽松,但长端利率的下行之路依旧令人充满疑虑。市场存在两个风险:一是政府刺激导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邦巨;;台湾的金融业概况(续)[J];金融研究;1981年09期

2 洪文金 ,吴叙伦;试谈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3 朱新天;;强化中央银行职能 实现银行体制改革的目标[J];华北金融;1983年Z1期

4 ;部分代表在小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J];西南金融;1984年06期

5 秦池江;;试论我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J];金融研究;1984年03期

6 安宁;;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战略重点[J];金融理论与实践;1985年02期

7 贾灿宇;;中央银行实施宏观控制要解决权小法少的问题[J];中国金融;1985年07期

8 如文;;漫谈中央银行——二十二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1985年09期

9 陈锡古;;要发挥省以下中央银行的作用——兼谈广东的银行体制改革[J];南方金融;1985年05期

10 刘鸿儒;;改善中央银行宏观控制 完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J];中国金融;198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剑平;周建芳;;中央银行的单方干预、联合干预和未来的中国汇市多方博弈格局[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匡国建;林平;何伟刚;;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执行货币政策问题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胡金;;论金融宏观调控中的公开市场业务[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5 田素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尹宏祯;;论美国利率政策与人民币利率政策[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卢庆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利率结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8 李婧;;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特征、主要问题和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李宏瑾;;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志翔 卓夫;努力提高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水平[N];金融时报;2003年

2 张启阳;中央银行如何发挥金融稳定的作用[N];金融时报;2004年

3 财政部国际司国金三处;亚行:外汇储备该怎样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4 边际;货币政策不会直接针对股市和楼市[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陈炳才;特别国债经营:巨大的收益压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吴晓灵;对症下药 灵活操作[N];人民日报;2007年

7 董德志;中国利率上行空间已然打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彭兴韵;进一步宏观紧缩措施可能即将到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谷秀军;王洪章:继续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 切实履行中央银行各项职责[N];金融时报;2008年

10 刘艳梅;俄中央银行下调再融资利率[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斌;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启阳;论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职能[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马德功;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桂奰评;外汇干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书芬;中央银行不良再贷款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郭建伟;最后贷款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月;中央银行对红色文化建构的功能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毕文靖;后危机时代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2年

3 维提(Fatimetou Mint Ely);毛里塔尼亚的银行体系改革与中央银行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李杨;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冲销操作相关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斌;我国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朱俊勇;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电子商务的监管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王小香;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操作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9 贺春融;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尹鹏翎;论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60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60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