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金家族实施造星策略的证据、效果及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基金市场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04 23:06

  本文关键词:基金家族实施造星策略的证据、效果及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基金市场的经验证据 出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金家族 明星基金 造星策略 溢出效应 投资者收益


【摘要】:明星家族的规模较大、家族内同类基金产品业绩差异较大且绩优基金的业绩持续性更强,间接印证了基金家族人为制造明星基金的行为;明星基金并没有为自身和兄弟基金吸引到更多的现金流,未能提高整个家族的资金净流入,基金家族的造星策略在短期内无效;投资者偏好前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和基金家族,基金家族应该以提高业绩为宗旨;明星家族并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造星行为损害了投资者权益。
[Abstract]:The scale of the star family is larg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milar funds in the family is differ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utstanding fund is more persistent, which indirectly confirms the behavior of the fund family to create the star fund; Star fund did not attract more cash flow for itself and brother fund, failed to improve the whole family's net inflow of funds, the fund family's star creation strategy was ineffective in the short term; Investors prefer funds and fund families with excellent early performance, which should aim at improving performance; Star family can not bring excess returns for investors, star-building behavior damage investors' rights and interests.
【作者单位】: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财金学院;广东金融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113)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WYM_0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103045)
【分类号】:F832.5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迅速,基金家族在规模、旗下基金只数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基金管理公司达到72家,基金共有1529只,平均每个基金公司管理21只基金,基金账户总数达到4327.62万户,基金投资者数量庞大。投资者是根据历史业绩来选择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华兵;;投资者偏好与基金家族资源配置策略[J];财经科学;2009年08期

2 宋光辉;王晓晖;;基金家族、家族偏爱与家族竞争策略——基于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经验证据[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林树;李翔;杨雄胜;Onkit Tam;;他们真的是明星吗?——来自中国证券基金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4 饶育蕾;张媛;胡小玲;;明星基金暂停申购是否加剧了溢出效应?——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家族的实证研究[J];预测;2010年03期

5 张礼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基金的道德风险[J];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02期

6 刘白兰;邹建华;;追逐明星家族基金能获得超额收益吗?——来自中国证券基金市场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光辉;王晓晖;;明星现象、家族策略与投资者的选择——基于中国主动型股票类基金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2 章铁生;林钟高;曹洁;;金融集团内的信息流动对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姚颐;高兴;;明星基金具备明星效应吗?[J];财经研究;2013年06期

4 杨宗儒;;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规制[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5 申宇;赵静梅;何欣;;基金未公开的信息:隐形交易与投资业绩[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6 屈源育;吴卫星;;基金家族的造星策略——基于共同持股股票收益率差异视角[J];财经研究;2014年04期

7 宋光辉;王晓晖;;基金家族、家族偏爱与家族竞争策略——基于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经验证据[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朱冰;朱洪亮;;积极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与收益的关系研究[J];金融纵横;2011年02期

9 王春雷;;基金费率与基金管理者能力正相关研究——基于基金投资者类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10 肖继辉;彭文平;陈书启;;基金家族利益输送:基于业绩差异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古志辉;张睿;;知识共享与投资绩效——来自封闭式基金的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纯颐;基金家族与成员基金业绩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苏艳丽;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谢卫军;道德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均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蔡庆丰;代理投资、道德风险与市场效率[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鹏;机构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稳定[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晓晖;基于基金治理视角的基金家族造星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鹏;基金业绩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钟诚;我国明星基金的溢出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昊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利益输送行为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朱冰;基金规模对基金绩效、投资行为和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潘哲盛;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违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倩;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日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彭娟;媒体关注度是否影响基金现金流[D];中南大学;2010年

6 戴鹏君;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基金经理风险选择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邵莎莎;基于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佼;中国证券市场信托投资行为与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朱敬芝;社保基金投资委托代理运作风险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杨明华;我国个人投资者跟进明星基金的投资行为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兵;;投资者偏好与基金家族资源配置策略[J];财经科学;2009年08期

2 赵迪;;冠军轮流做 基金业绩稳定性差[J];股市动态分析;2008年34期

3 戴晓凤;张敏文;;我国基金家族明星基金溢出效应显著性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0年03期

4 宋光辉;王晓晖;;基金家族、家族偏爱与家族竞争策略——基于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经验证据[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陆蓉;陈百助;徐龙炳;谢新厚;;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选择——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常现象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6 林树;李翔;杨雄胜;Onkit Tam;;他们真的是明星吗?——来自中国证券基金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7 饶育蕾;张媛;胡小玲;;明星基金暂停申购是否加剧了溢出效应?——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家族的实证研究[J];预测;2010年03期

8 张为群;;克隆明星基金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08期

9 许宁;刘志新;蔺元;;基金现金流、明星基金与溢出效应[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1期

10 张婷;;投资者的选择与基金溢出效应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晓凤;张敏文;;我国基金家族明星基金溢出效应显著性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0年03期

2 英英;许宁;;开放式基金现金流与溢出效应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3 霍景东;夏杰长;;科研开发与经济增长——兼论科研开发的溢出效应[J];经济与管理;2006年01期

4 赵文艳;朱勇;;人力资本积累和溢出驱动的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5 吴晓波;范志刚;孔俊;;我国制造行业FDI溢出效应实证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饶华;苏兆荣;;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广场;2008年11期

7 薛漫天;赵曙东;;进口贸易对我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行业内与行业间溢出效应检验[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8 袁满;杨定华;;地区集聚背景下外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艳丽;刘传哲;;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3期

10 井百祥;论国有企业的劳动力溢出效应[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ary H.Jefferson;;直接海外投资在中国的溢出效应分析:研发战略的重要性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万s,

本文编号:1380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80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