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的影响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的影响研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 出处:《财会通讯》2014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业绩波动的程度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弱,房地产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annual report data of 31 listed real estate companies from 2010 to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model on profi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company performance fluctu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mode, and the change of fair value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 has little effect on net profit.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通化市二道江区卫生局;
【基金】:天津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国企跨国投资风险预警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TJGL13-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3;F275;F299.233.4
【正文快照】: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一、引言我国会计的计量模式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在2006年开始的。早在1998年它就被首次引入我国,但在2001年却因故被取消,直至2006年为了与国际计量模式发展的主流相接轨,我国又再次在非货币性交易、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多个具体准则中引入该属性,此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立新;翟潇璐;;浅谈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谈计量模式的转换与投资性房地产合并报表处理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5期
2 刘婷;;再探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模式——净现金流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2期
3 赛娜;;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02期
4 张宁;;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应用及完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07期
5 姚佳;都永晟;;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3期
6 孙忠镭;;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01期
7 毛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年03期
8 唐东升;;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19期
9 翟留镜;;浅议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的影响[J];西部财会;2010年06期
10 武杰;;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之我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赛娜;;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媛;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
2 沈燕;公允价值信息含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芳;公允价值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反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房地产税计税依据改革课题组;王晓丰;熊小刚;陈洁;陈志宏;;房地产税计税依据改革的方案建议[J];税务研究;2006年03期
2 邓菊秋;;论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及思路[J];税务与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靓;市场调查是房地产企业的生命线[J];北京房地产;2001年03期
2 吕建中;中国房地产企业成功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3年07期
3 姚伯寅;郑淑华;;中小房地产企业如何实施品牌战略[J];基建管理优化;2004年02期
4 温海燕,马维珍,宋小三;房地产企业多产品结构的经济效益分析[J];基建优化;2005年03期
5 任纪军;我国房地产企业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变[J];中国房地信息;2005年08期
6 宋文翠;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确认问题浅析[J];经济论坛;2005年18期
7 清风;;2005年房地产大事盘点[J];中国房地产;2005年12期
8 徐龙建;;房地产账务的另类设计[J];互联网周刊;2005年44期
9 孙媛媛;;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惑[J];经济论坛;2005年23期
10 吴跃云;;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思路[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梅生;;房地产形势与改革建议[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2 魏红旗;;签订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应注意的几个方面[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樊彬;;浅议房地产企业招标采购管理工作[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4 杨宇;李鹏雁;;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鲁晓明;;论城乡二元房地产制度的困境与解决路径—从城市房价高企现象展开[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李荣;缪杨兵;范嗣斌;;三亚房地产的特点和规划调控策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毛丽青;;房地产企业发展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全省房地产企业发展情况分析[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8 张娥;梅洪常;;信贷紧缩情况下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管理问题及对策[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9 陶于权;刘建增;;房地产市场融资“异象”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赵秋玲;刘志辉;;浅议房地产工程管理及策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希强;构筑房地产企业的“人力”基石[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中国)研究中心 克而瑞;“管理三费”背后的上市房企管控能力分析[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葛云;标准化的三重境界[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4 记者 施晓义;囤地的,赶紧开工[N];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万晶;房地产调控加码莫如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刘晓云;破冰[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鹏;房企再融资剧变[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唐蓓茗;中国兵工出让房地产股权[N];解放日报;2011年
9 孙瑞灼;对房地产暴利课以重税值得期待[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10 ;问诊房地产调控[N];中国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忠华;房地产资产、经济扰动和宏观经济波动[D];南开大学;2012年
2 相飞;房地产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效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范运;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陈必安;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林毅勇;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向荣富;中国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D];武汉大学;2013年
7 孙平;房地产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沈良峰;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7年
9 董昕;中国房地产业的公共投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10 耿建明;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普;某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行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远;合肥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变玲;YC公司翰林苑项目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超;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研究及竞争风险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申智;面向房地产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袁文;房地产企业品牌创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朱永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崔彦霞;KAF房地产公司成本管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雪莲;论房地产企业的名牌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宋志勇;客户关系管理(CRM)及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82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8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