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基于2012年公开披露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非寿险公司信用评级研究——基于2012年公开披露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处:《保险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保险公司作为商业社会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转移市场主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可以揭示与预警保险公司的风险,有利于保险市场的风险防范和稳定发展,对于建立和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尝试性的构建了中国非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并基于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2012年度我国非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报告,希望能为保险消费者的投保和保险中介机构的业务运作提供参考。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means and tool to prevent the commercial social risks,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credit rating of insurance companies can reveal and warn the risks of insurance compan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syste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uild a non-life insurance company in China's credit ra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ata of insurance companie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obtains the credit rating report of non-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12. 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surance of insurance consumers and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insurance intermediarie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JY01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0YJA790190)
【分类号】:F842.3
【正文快照】: 信用评级是根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对被评级公司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定其信用等级。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信用评级的意义在于揭示与预警风险,为投保人的选择提供参考;而且信用评级也是保险公司融资和竞争的手段,是保险公司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如海;张宏坤;;论非寿险公司的战略性资产配置[J];保险研究;2007年04期
2 李庆艳;曾素芬;;我国非寿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明亮;董松涛;;非寿险公司两种财务方法及其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孙晶;李涵硕;;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孙晶;;基于定量指标体系的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模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6 王玉拴;;贫困地区非寿险公司的发展应对策略[J];品牌(理论版);2009年Z2期
7 周明祥;;非寿险公司经营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9期
8 李欣霞;浅析我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J];特区经济;2004年12期
9 蓝飞;;非寿险公司赔付率指标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11期
10 周奇钢;;非寿险产品成本管理探解[J];新理财;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英;;法与规对非寿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规定不一致问题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唐健;;浅析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A];黑龙江保险学会2008年度优秀论文[C];2008年
3 ;企业信息[A];中国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论文集[C];2005年
4 高洪忠;;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公司盈余关系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5 王绪瑾;徐东炜;;中国保险市场开放模式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6 祝捷;;中国保险业该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7 葛立章;;新兴市场非寿险业发展模式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8 臧立;;略论对境外“地下保单”的法律规制[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9 李丽;;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产品创新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燕;唐应辉;;我国非寿险业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新方法及其在保险监管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子魁;中小型非寿险公司应追求持续的经营优势[N];金融时报;2008年
2 高洪忠;非寿险公司2010年度信息披露数据分析[N];中国保险报;2011年
3 记者 马晨明;中国非寿险公司年保费首破千亿[N];金融时报;2008年
4 李庭明 本报记者 黄福九;中国非寿险公司年保费首次跃上千亿元量级[N];贵州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孙吉光;中国非寿险公司年保费首次跃上千亿元[N];国际商报;2009年
6 陈森;非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王福新 卫新江;非寿险市场变化凸现多样性[N];国际金融报;2004年
8 记者 仝春建;明年起非寿险公司须上报数据真实性声明书[N];中国保险报;2010年
9 陈森;非寿险准备金风险边际的计算方法[N];中国保险报;2011年
10 记者 谢少萍;惠誉:低利业务强劲增长或迅速消耗险企资本[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白鸽;非寿险随机性索赔准备金评估统计模型与方法[D];南开大学;2013年
2 陈宁;包含弹性免赔额的非寿险精算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我国非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徐慧录;中国非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分析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梁荣云;DFA在我国非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玲;基于EVA的我国非寿险公司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李群;构建非寿险公司承保盈利能力分析新模式[D];厦门大学;2008年
6 苏辛;非寿险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鲍水;非寿险公司基层分支机构的营销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姗姗;我国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邓巍;基于公司规模和广义灰色关联模型的非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柳娇;非寿险公司EVA综合计分卡的业绩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1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39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