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机及市场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机及市场反应研究 出处:《会计之友》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进行股份回购。文章以2006—2012年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生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回购动机分类研究了股份回购的市场反应。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情况下的股份回购在短期内都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但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多为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回归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宣告的三种股份回购动机都与累计超常收益率负相关,特别是当样本公司宣告为股权激励而回购股份时,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因此,投资者应谨慎操作,不能仅仅根据上市公司宣告的股份回购动机来决策,还应该分析该公司的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因素。该研究还可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Abstract]:In some cases, listed companies can buy back shares. The article takes the example of listed companies that bought back shares in China's A-share market between 2006 and 2012. The paper studies the market reaction of share repurchase according to repurchase motivat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show that stock repurchase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can produce positiv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e in the short term. But the influence factor that can produce positive ac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e is mostly repurchase ratio.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stock repurchase motivation announced by the sample company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rate. Especially when the sample company declares the share repurchase as a stock incentive, the market reaction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herefore, investors should be careful not only to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the announced motiv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y to buy back shar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repurchase ratio, the first shareholder's shareholding ratio and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etc. The research can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are repurchase by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于风险智能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研究”(13BGL056)
【分类号】:F832.5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股份回购(Share Repurchase)是公司按一定的程序购回本公司发行或流通在外的股份的行为。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股市一片低迷,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很多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有的甚至跌破每股净资产,股市持续低迷重挫了投资者信心。2012年8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许静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2 李军;;金融危机后A股市场股份回购动因分析——基于天音控股、海马汽车、健康元的实例分析[J];财会通讯;2012年27期
3 黄虹;揭筱纹;倪温绒;;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原因探讨——基于通宝能源大股东股票回购的案例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4 尹蘅;;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J];经济与管理;2007年05期
5 黄虹;刘佳;;中国公司股票回购效应——基于三地股市的比较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6 李曜;何帅;;上市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宣告动因的真与假——基于公司财务与市场识别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7 梁丽珍;;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及动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8 汪启涛;王丽娟;;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11期
9 李曜;赵凌;;股份回购宣告前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刘东霖;张俊瑞;祁睿华;李彬;;股票回购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探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棣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肖淑芳;金田;刘洋;;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裴国铭;李进博;;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潜在动因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4 李乐;张良;闫磊;;行业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影响——一个新的研究框架[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5 张海平;吕长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会计政策选择:基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6 曹晓雪;杨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5期
7 卢馨;龚启明;;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研究——国内外发展脉络和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12期
8 李斌;戴夫;卢蒋运;;运用API法分析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效应[J];财会月刊;2010年27期
9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全流通时代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10 叶妮;;股权激励与管理者行为文献综述[J];财政监督;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青华;黄登仕;;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市场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盛明泉;王烨;;国资控股、政府干预与股权激励计划选择——基于2006年股权激励制度改革后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青华;黄登仕;;高管权力、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连福;高楠;赵梦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股票回购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肖淑芳;金田;;股权激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王烨;盛明泉;;管理层权力、机会主义动机与股权激励计划设计[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魏卉;吴昊e,
本文编号:1402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0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