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2 17:49

  本文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信贷风险 影响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金融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命脉。银行作为最主要、最常见的金融机构,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来看,信贷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由信贷业务产生的信贷风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够健全,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以及不恰当的薪酬激励机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决策行为,使得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加,从而损害银行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借款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完善的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缩小借款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本文致力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信贷风险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随后阐述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信贷风险相关理论:第一,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定义、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二,对商业银行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股权结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三,介绍了信贷资金二重支付和二重回流的循环过程,同时还分析了信贷风险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内在传递机制,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之间的联系。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四个方面对信贷风险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并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选变量构建了实证研究模型。研究变量选择如下: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指标;选择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占比、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前三高管薪酬和管理层持股(虚拟变量)分别代表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选择银行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这三个指标分别代表银行的规模情况、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选取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Panel Dat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信贷风险正相关,股权越集中,银行的信贷风险越大。国家持股比例越大,银行的信贷风险也越高。在股权较集中的商业银行,可能存在大股东利用手中对银行的控制权优势使银行从事与其关联的高风险信贷业务,从而造成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这和Merton(1977)和Marcus et al.(1984)提出的“道德风险”假说相一致。另外,国家持股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行政色彩一般较强,往往会因一些政治因素向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发放贷款,导致不良资产大量滋生,使银行的信贷风险攀升。(2)董事会规模与信贷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独立董事比例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够对管理层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3)商业银行的监事会规模与信贷风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4)商业银行前三高管薪酬和信贷风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管理层持股与信贷风险负相关。这说明管理层持股可以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以解决代理问题,这和Jensen和Mecking(1976)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文章的最后,笔者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便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可以更有效地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Abstract]: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ong - term prosperity of the society . It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economy .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common financial institution , the credit risk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ommercial bank ' s profit . The credit risk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ommercial bank ' s profit .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borrower and the bank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redit risk . The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borrower and the bank . Therefore ,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credit risk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credit risk in commercial banks by combining theory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 Firstly ,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 research thinking and research framework , and review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tock right structure , the board of directors ,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on the credit risk , and construct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the selected variable . ( 3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credit risk in commercial banks . ( 4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muneration and credit risk of the first three executives of commercial banks , and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credit risk . Finally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 so tha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is more perfect , and the credit risk can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more eff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巩震;金永生;王俊椺;;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曹艳华;牛筱颖;;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2000~2007)[J];金融论坛;2009年01期

3 王晓枫;吴丛根;;公司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张学陶;李豪杰;;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求索;2009年10期

5 王倩;黄艳艳;曹廷求;;治理机制、政府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春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5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455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