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海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16:01

  本文选题:综合承载力 切入点:主成分分析 出处:《中国统计》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所谓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顾名思义,是描述城市相对于时代和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或某方面的限制程度,是城市系统产出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的综合表现。本文以上海市为例,目标是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来评价并定量描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一、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
[Abstract]:The so-calle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a city, as its name implies,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maximum bearing capacity of a city relative to times and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r the extent to which it is limit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is paper, taking Shanghai as an example, aims to construct an index of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to evaluate and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a city.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a City; A city is made up of social, economic, and natural factors.
【作者单位】: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
【分类号】:F29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凤金;许鹏;程慧;;大城市承载力研究[J];调研世界;2012年04期

2 张小富;张协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3 赵培红;;城市承载力研究评述[J];城市;2012年09期

4 苑维松;张炜熙;;现代服务业对城市承载力贡献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4期

5 冯煜雯;;西安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正;聂小桃;胡锋;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2 赵培红;;城市承载力研究评述[J];城市;2012年09期

3 宋耀辉;马惠兰;戴泉;;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7期

4 袁辉凤;柳德江;何东霞;付美艳;;滇中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8期

5 张奎;;北京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J];调研世界;2014年08期

6 王赣华;秦艳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测算研究进展与启示[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邓晰隆;叶子荣;赵晖;张清辉;;交易成本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研究: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数据[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8 邓晰隆;郝晓薇;叶子荣;;基于规模扩张与交易成本冲突的经济区划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3期

9 王静;;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

10 钟维琼;;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领域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万晨程;肖云雅;朱国伟;;传统与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压力关系对比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张炜熙;张金桥;;面向提高城市承载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以天津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晓辉;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新刚;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秀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芬;北部湾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茜;基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模型与算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严然;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侯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唐莉;省会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通;地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8 杜云松;城市快速应急大气污染扩散模式的建立[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2 孙久文;罗标强;;北京山区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童玉芬;齐明珠;;制约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郭志伟;;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5 郭志伟;张慧芳;郭宁;;城市经济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6 赵楠;申俊利;贾丽静;;北京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承载状态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7 赵楠;;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与承压状态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8 王雅戈,王艳,郝建华;江苏和甘肃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状况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9 周文;彭炜剑;;最佳城市规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J];城市问题;2007年08期

10 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仕兵;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红丽;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学敏;鹿英姿;王刚;黄晓晴;;天津综合承载力研究[J];天津经济;2013年05期

2 王小鹏;雒占福;贵立德;;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异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5期

3 史宝娟;郑祖婷;;河北省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30期

4 瞿理铜;肖丽;;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5期

5 岳大鹏;董群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6期

6 李岩;;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7 刘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10期

8 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J];城市问题;2012年01期

9 虞晓芬;丁赏;;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2年12期

10 付金存;李豫新;徐匆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辨析与限制性因素发掘[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群;王丹;沈莎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以江苏常州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建成;瞿理铜;;泉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及评价[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3 杨玉秀;;以人为本 走向宜居[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淮;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尤显迫切[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培松;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N];遵义日报;2013年

3 记者 王亚欣 实习生 彭毓颖;“腾笼换鸟”提升综合承载力[N];长江日报;2014年

4 吴国文邋钱厚琦;统筹规划,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让城市综合承载力强起来[N];邯郸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慧敏;北京综合承载力接近极限[N];北京商报;2013年

7 中共包头市委常委、昆都仑区委书记 施文学;提升综合承载力 打造中心城区升级版[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8 本报记者 万瑶;科学建新区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N];四川日报;2013年

9 伏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10 常菁;建设部专家:中国应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秀芝;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预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雅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计琳;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及实例[D];天津大学;2012年

3 程露露;福建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金珠;南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丁赏;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邢苏颖;合肥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7 董丽;基于综合承载能力分析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常熙月;哈尔滨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9 李彦莹;基于时空过程的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李凌宜;江汉平原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6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