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改革
关键词:银行业;并购重组;发展;
当前国际银行业并购重组加剧,国内银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并购重组也成为一个可行的发展途径。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成为大势所趋。面对国际金融服务领域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众多的国际金融集团正在不断地合并、重组,以图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席卷全球的银行并购潮正在促进全球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累计多年的问题和包袱,导致银行业改革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人世后开放金融业与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威胁,又迫使银行业改革不能在拖延,我国开展银行并购是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并购动因分析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整体现状
虽然我国的银行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改革只是浅层次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为国有银行缓慢的存量改革与体制外急剧的增量扩张,虽然引入了先进了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但改革始终未涉及产权结构等实质问题,因而不能按照商业原则来经营,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而包括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在内的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为经营目标,为银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但是与国有银行比较则无论从规模上、资本实力上、业务量还是分支机构的数量上都无法与之抗衡,更不能参与国际竞争。
三、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银行业并购重组开始于八十年代,包括国有银行体系的变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立是金融市场分割与金融部门人力资源的重组;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一分为三,形成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足鼎立之势,则是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组。一些商业银行的重组并购则是金融资源的并购整合。
但是无论是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有限的几次并购活动大多数不是银行的自主性投资行为,而是政府安排下的对一些经营陷入困境、资产套现能力差、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陷入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的挽救性行为。并购本身不取决于这些濒临破产的机构是否符合并购方的要求,而是成为政府处理眼下金融危机、化解当前矛盾的手段。但这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化解危机性并购动机有很大区别,国外银行并购是自立性行为,政府主要起监管功能。虽然也有少数几宗被认为具有较好商业效果的并购活动,如城市信用社合并成城市合作银行,投资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的并购重组活动,但也不难从中看到政府力量的作用。当然,政府的适度介入可以使并购得以顺利进行,,降低并购成本,但政府干预一旦过度,将妨碍一个公开公平的并购市场环境的创造,严重抑制我国商业银行的逐利性商业动机。
此外,发展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银行的并购重组趋势是向民营化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在吸收的核心股东应是在地方经济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企业。但是为防止绝对控股,有必要限制股权比例。但是现在有很多民营控股集团为了达到对银行的控股目的,选择多家主体进行入股,变相分散持股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四、制约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发展的重点问题
相信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步伐地加快,并购重组地不断深入,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地建立,我国的银行业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本土和国外的金融竞争,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充分发挥现代经济地核心作用,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15858.html